百色新闻网田林12月29日讯(通讯员 冉俊彪) 连日来,田林县组建的“草根”宣讲团,纷纷走村进寨,分别用壮话、汉话、瑶话等民族语言向各民族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群众听得懂,乐于听,有效果。据悉,目前,田林县通过开展大大小小的“草根”宣讲活动,覆盖了10多万各民族群众。
“草根”宣讲团成员由县、乡(镇)党委筛选、培训,分别由会讲民族语言的党员干部组成,成员个个都是多才多艺的骨干,他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用壮、汉、瑶等各种民族语言文化宣讲党的十九精神。“草根”宣讲活动灵活机动,在村头、榕树下、田边、地头、休闲广场、村民议事场所、群众家门口等,利用群众茶余饭后、劳作小憩、休闲娱乐的间隙,随时随地,围圈坐在农家小板凳上就开讲。就这样用各民族语言拉近群众的距离,用家常话传达贯彻精神,解读群众最关心的政策和问题。使现场的干部群众个个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不少群众说:“这样的宣讲方式,我们听得懂,喜欢听,国家的政策真好”。田林县通“板凳圈”等宣讲形式,创新把“普通话”变成“土话”,把“书面语”变成“大白话”,把言简意深“宣讲提纲”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快板、山歌等等。让这些多才多艺的“草根”宣讲员用草根艺术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宣讲既“通天线”又“接地气”,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让党的声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在壮乡瑶寨散发出思想的芬芳,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田林各民族人民的心田。
在壮乡田林大地,自党的十九大闭幕以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蔚然成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讲形式也已不再局限于宣讲报告会,而是让一次性的集中宣讲改变为老百姓的口口相传,由被动、填鸭式的学习变为灵活、主动式的学习,宣讲主体逐步变成草根化,宣讲内容不断深入化,宣讲方式也不断变得多样化。如今,党的十九大精神已走进田林千家万户,不仅成为田林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指南,还成为田林儿女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强大内生动力。
同江市召开2018年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会议
黄胜凡:多彩人生,不忘初心
区委书记范九利检查“春满中国•醉西安”鄠邑区相关工作
女子借钱不还 当“老赖” 支付宝账户近10万元存款被法院扣划
市国税局深入定点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系列活动
田林“草根”宣讲团让十九大精神既入脑又入心
胡五岳主持市委常委会传达贯彻省“两会”精神
泉州市开展打击非法客运专项行动 微信约客被禁止
湘潭市殡仪馆:广征意见建议促发展
盘活存量推动转型向上争取 樊川用心为"锌"找新路
上塘——“小网格”助力乡村振兴
平遥移动:加强网络建设 精准扶贫暖人心
中秋小长假 周边游线路花样翻新受青睐
南江县第三季度环境质量良好
一季度本市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8.1%
关于征集2019年度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公告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彭丽霞到泉河街道宣讲并指导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情况
西宁市全面启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我市11名农技人员获全省“最美基层农技员”
英山以苦干实干作风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