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率先突破

  2017年,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全面落实“五个坚持”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六个一”督察制度,协调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改革试点争取、改革文件配套出台、改革创新经验推介宣传,推进我市在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科技财税金融物价、城乡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牵头引领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
  一、强化专项小组综合协调职能,凝聚推进改革合力
  (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完善改革推进措施。通过召开专项小组会议、专项小组联络员会议、小组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第一时间”“第一议题”向小组领导、各成员单位传达中央深改组、省委深改组、市委深改组会议以及全市改革月度督导通报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要求,强化了成员单位“四个必须”和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思想意识。研究制定《淄博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细则》,就贯彻落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五个坚持”工作要求和“六个一”督察机制,明确了具体的方法措施。督促34个成员单位健全工作机制,确定分管领导和联络人员,协调单位一把手亲自认领改革事项,保障改革落实。
  (二)坚持调动基层改革积极性,合力推动改革落实。研究制定经济体制改革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台账》,按照“六个一”督察要求,对成员单位和重点改革事项实施月度督察排名。落实“三单一书”制度,督促改革文件制定出台。与省专项小组做好对接,及时掌握上级改革动态,争取工作支持。加强对各区县专项小组督察指导,深入市直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进行明察暗访,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年内累计配套出台改革文件74个,争取新增改革试点国家级28个、省级52个,争取上级会议活动在我市举办25次。坚持改革问题导向,围绕11个亟待破解的体制机制问题逐一谋划了重点改革举措。制定出台《淄博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实施方案》,在部署相关改革任务的同时完善了有关考核督导和政策扶持机制。
  (三)坚持做好创新改革经验宣传推介,提升群众改革获得感。召开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改革经验推广推介工作会议,做好2017年第一批、第二批7项创新改革经验推广推介。继续加大改革宣传力度,年内在《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央新闻联播、山东新闻联播等媒体发稿256篇。争取和保障国家、省发改委主管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导来我市参加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落实暨“淄博实践”高层研讨会。
  (四)坚持巩固提升改革成果,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经过积极努力、持续深化,我市在完善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财税金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价格机制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农业农村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建“三最城市”,实施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积极的改革成果。我市创新开展联动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改增”试点、企业精细化管理、绿动力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的一大批改革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
  二、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头引领作用,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鲁发〔2016〕12号文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政策意见》,整理形成《淄博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文件汇编》,作为全市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部署、总指引。指导各区县制定出台了配套实施意见。对“三去一降一补”各项任务进行深入研究,细化明确了41个责任部门,建立责任部门工作联系制度,制定工作台账,定期调度改革进展情况、跟踪督导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及各区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定量任务目标均已按计划完成。统筹推进工业精准转调1+n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分别以国办发〔2016〕90号和〔2017〕34号文件通报表彰我市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
  (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企业改革。启动9家市属企业公司制改制,推进城市资产运营公司改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理顺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完成16家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9家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范围的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测算;理顺市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体制,印发实施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意见;有序推进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累计推进967家规模企业完成规范化公司制改制,年内新增247家。深化工商便利化改革。正式推行包括31项证照的“多证合一”改革,核发企业“五证合一”和“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0.1万余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8.8万余份;正式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办理注册登记750余件;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2300余家企业申请简易注销登记;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住所及经营场所登记门槛降至最低;实施公平竞争,制定出台我市在市场体系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意见、完善产权制度加强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下放4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31项原来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
  (三)创新完善经济宏观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布56个部门(单位)697项公共服务事项,公布市及各区县、镇(街道)公共服务服务指南;持续推进“三最”城市建设,分两批承接落实、调整规范行政权力事项,取消50项,承接77项;取消、调整和规范收费项目58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5.7亿元;大力推行建设项目‘一费制’,为全市重大项目减免缓资金6.8亿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定37个市有关部门、单位470项随机抽查事项;开展“五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市8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建成村居代办点2791处。制定出台我市《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数据真实性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线运行。组织实施全市盐业体制改革。
  (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制定《淄博市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启动市级重点实验室申报。完善科研院所法人治理配套政策措施,确认纳入实行法人治理结构市属科研院所外部理事人才库人才50名。编制完成《关于加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淄博)建设发展的实施方案》,争取“山东新材料产业技术中试平台建设”等13个项目获得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资金4030万元,扶持数额居自创区六个高新区之首。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837项,合同金额38.65亿元。推动“铸链工程”向纵深发展,联盟数量达到27家,参与企业471家,组织开展国内外重大创新活动125项。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零成本创业”,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市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以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部公开;推进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将3.96亿元存量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深化税制改革。巩固和扩大“营改增”试点成果,探索健全地方税体系,成立“淄博市税收保障联席会议”,试点开征水资源税,做好环境保护税开征准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出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金融机构集聚提质增量,加快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强三农金融服务,加强民生领域信贷投放,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529家,获省直投基金2.3亿元,居全省第一位;全市上市公司26家、28只股票年内新增直接融资28.13亿元;全市8家农村信用社全部挂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互助业务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六)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淄川区列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博山区、桓台县列为全省试点;全市完成清产核资村(居)1781个,完成成员资格界定村(居)1122个,完成资产量化村(居)1018个,完成股权设置村居786个,108个村(居)注册登记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量化村集体资产总额54.13亿元,确认股东38.97万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81万亩。沂源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办理抵押贷款717笔、余额2.75亿元。完成周村区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示范点,在全国三个示范点中第一个通过总结验收。深化完善河长制,在全省创新设立市河湖管理委员会,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建设,配备2249名河长、466名河道警长、2171名河管员。深化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改革,《淄博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通过省政府批复,市林业局荣获“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首创农产品平价超市,创新发展飞防服务、农村电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落户和户口迁移限制,全面落实、优化完善居住证制度。支持新生小城市、重点示范镇小城市试点和特色小镇创建,全市1个新生小城市、2个重点示范镇、2个国家级特色小镇、6个省级特色小镇总计完成投资143.58亿元。
  (七)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工作,研究制定促进外资的政策措施,督促各区县、各经济开发区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优惠政策。加快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制定出台《关于深化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组织实施首批19个试点项目,完成投资2.86亿元,参与制定国标、行标14个,推广应用97个。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增强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功能,为品牌产品出口提供优质服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扩大外贸新业态出口,获省级认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2家,跨境电商聚集区1家,海外仓1个,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1个,国际自主品牌29个。推广淄川经济开发区试点经验,在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开展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已有6家单位申请开展试点。
  今后,改革将进入更为艰难复杂的攻坚期、深水区,市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团结带领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专项小组,学习把握党的十九大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委改革部署,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必须”要求,按照市委“五个坚持”工作部署,认真执行“六个一”督察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助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严格社区矫正管理 落实集中点训制度
志愿服务队走进惠州监狱宣传孝道文化
郴州市去年公路建设完成投资逾15亿元
营山法院法警大队深入双河法庭进行安保检查
注意!15日起洛阳龙门西山段将围挡施工绕行线路提前看
全市经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率先突破
带着梦想飞翔他让“芜湖造”无人机飞向海外市场
市交通工程安质监站前往城投公路集团第一事业部开展调研
河南省计划生育工作组来汴开展调研
美味来袭 鹤城烧烤人气旺
岳阳楼区政府现场办公为新泰和锦上添花
“带编”村文书明日笔试 考录比例达243:1
恩施城乡基本医保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政策有调整 29种慢性病最高可报销90%
新邵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10个总投资近10亿
食盐有毒?很多人纷纷跑去超市买新盐,真相.....
省足协领导调研陆丰足球运动事业
长治县西火镇两项目入选市级非遗名录
天津加快网络强市建设筑牢网络安全护城河系列微视频:把握“纲”
华安上樟村: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省人大常委会来阜调研省重点输供水及配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