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区公益托管巧解“四点半”难题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志强)校门关了家门没开,放学的孩子该去哪?小学生下午四点半放学了,家长还在工作,“空白一小时半”,孩子无人看管,这个难题怎么破?
“四点半放学之后,很多小孩都在社区里玩耍,在车辆中间跑来跑去,很不安全。还有一部分孩子干脆混迹于街头巷尾、或者游戏厅、网吧,荒废了学业。”谈起过去的状况,任城区古槐街道北门社区书记闫晓红直摇头。而现如今,每天一到下午四点半,北门社区就开始热闹起来。在北门社区睦邻中心二楼,有的房间里,志愿者教师正在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有的房间里,孩子们从书架上取出图书安静的阅读,有的房间里,志愿者在引导孩子一起学习书法、手工、唱歌、插花、做互动游戏。这正是北门社区创设的“放学来吧”。与此同时,在运河社区的“四点半课堂”,由社区购买服务聘请的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人员及宣阜巷非遗传承人,正在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民俗节日授课,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拓展服务。
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家庭条件好的,送去托管,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咋办?特别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的孩子放学后该去哪里?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任城区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部分政协委员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到社区、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居民群众中间,广泛听取来自不同群体、阶层的声音,以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为解决“四点半难题”建言献策。来自教育一线的孟德强、周凤、贾艳霞等委员在联名提案—《关于建立健全社区托管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议》中提到:应该将青少年公益托管作为一项福利纳入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依托社会力量,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等资源平台,将辖区内的学校与社会机构联系起来,缓解托管难题。而来自共青团、妇联的李红粉、赵鹏等委员则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建议: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社区公益托管,利用社区志愿者的力量,发展“4点半课堂”“4点半学校”等免费公益托管形式,让家长能安心工作、让孩子们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委员们的建议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任城区在城区街道各社区全面推行社区公益托管教育服务模式,由区妇联、团区委、教育、文化等部门牵头,以社区为主体,以辖区专业服务机构、党员志愿者、退休教师为骨干,利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办起社区公益托管,为社区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提供照看托管服务。
目前,在任城区,类似于北门社区“放学来吧”、运河社区“四点半课堂”等形式的社区免费公益托管还有20多家。这些社区免费公益托管有效填补了儿童放学到家长下班之间无人看管孩子的“空白一小时半”,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利用社区各种资源,特别是辖区专业服务机构及志愿者的参与,辅导孩子们写作业、看书,给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实践活动以及其他文体活动,成为孩子们快乐的第二课堂。

扛起红船起航地的使命担当 谱写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文明高地建设的新篇章
海曙学苑名府惊现“约架书” 两业主因一扇门斗气
【网络中国节·春节】金狗贺岁福满园 动物园热热闹闹过大年
桂林市中小学机器人竞赛举行282支队伍550名选手参加11个项目角逐
幼升小“暑假作业”花式来袭
任城区公益托管巧解“四点半”难题
我区开展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心理状态调研业务培训
福建土楼南靖旅游区部分景区降价
阳光体育搭舞台,运动健儿展风采——记北京师范大学蚌埠附属学校第五届秋季运动会开幕式
离异夫妻起争执,他放火烧屋被捕
枣强县交警速破肇事逃逸案伤者家属送锦旗
濂溪区公安分局组织开展射击培训
李沧区教体局全面提升党建水平
蕲春农发行加强粮食库存管理
浙江“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服务“小窗口”折射“大文明”
桃源教仁学校: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说“不”
肖毅张鸿星出席“足球学院”项目座谈会
尊重市场规律 精准产业扶贫
书香溢满园 阅读伴成长——萤火虫亲子阅读嘉兴预备站亲子阅读推广活动在余新镇第一幼儿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