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首日 北川迎来1.5万人次祭扫


昨日是清明假期第一天,从上午9时开始,前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人们络绎不绝,既有祭奠亲人的,也有前来缅怀地震中遇难同胞的。人们手持鲜花,在地震公墓前鞠躬以示缅怀。
据“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统计,截至4月5日18时,清明首日共计约1.5万人次前来参观和祭扫,其中包括纪念馆5977人,科普馆181人,老县城8585人。
“总理让路女孩”也来了
沿地震公墓左侧的台阶往上,便是北川中学地震遗址。杨民鑫在祭台前点上两支蜡烛,烧完带来的纸钱,静静仰望巨石上的国旗和篮球架。
杨民鑫的伯父伯母在“5·12”地震中遇难。杨民鑫的伯父杨顺林曾是北川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地震发生时,他从一楼办公室冲出来指挥师生撤离。他站在一楼到操场的台阶上,大声喊着楼上的师生。不幸的是,教学楼后面的山体突然崩塌,杨顺林和楼上师生被岩石淹没。他爱人在上课,也走了,只剩下年幼的儿子。
地震发生时,上高二的杨民鑫正在任家坪北川中学教室里,地震将他压在了废墟下,两小时后他才爬出了废墟。他说,“我和伯父伯母感情特别好,从小学到高中都和他们住在一起。”他指着对面一栋倾斜的白房子说:“我和伯父以前就住在那栋房子的四楼。”
地震后,杨民鑫的父亲每逢清明、过年都会带着他前来祭拜。2016年杨民鑫的父亲也去世了,之后杨民鑫便独自前来。“我是我们这一辈里年龄最大的,伯父的儿子又在外地读书,所以现在就由我来吧,也算是传承。”
在前来祭扫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总理让路女孩”宋馨懿,地震中她父母为了保护她失去了生命,为她挡住了坍塌的墙体,经过40多个小时,当年3岁的她被成功营救。如今她回到这里,和她一起来的是她的幺爸以及幺爸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擦拭每一块牌子、讲解每一个故事
为了不曾忘却的怀念
在一些地震建筑遗址前竖立着祭奠牌和遗址介绍牌,邓陶每天都会从北川大酒店出发,沿着近1公里老街擦拭这些牌子,清理白色垃圾和垃圾箱。 家住任家坪的邓陶三年前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担任保洁员。她的母亲和哥哥在地震中遇难,每逢假期也是她最忙的时候,所以3月31日她提前去祭奠亲人。
对当地人来说,北川老县城是一个伤心地,很多人不愿再回忆,更别说回这里工作。邓陶声音有些哽咽:“我的一些同学就在地震中遇难,有时擦着这些牌子,看着他们的照片心里还是很难受。但家毕竟在这里。”
一群参观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游客围在讲解员左田田四周,聚精会神地听着解说。左田田带着游客在遗址前驻步,用沉稳的语调讲解着,讲到感人处,不时有游客擦拭眼角的泪水。
今年是左田田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当讲解员的第七个年头。此前她听说了北川很多事,所以2011年实习期就选择到北川,一呆就是七年。“当讲解员很有意义,我们把这里的故事告诉外面的人。”
左田田说,“以前边讲边哭,后来学着控制情绪,现在讲的时候心里很难受,但不会让情绪表现出来。”
成都商报记者 王效 摄影报道
原标题:清明首日 北川迎来1.5万人次祭扫

夹江县八部门联合开展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检查
新华书店进社区
田林“三月三·吼敢”壮剧节利周片区汇演圆满闭幕
市县两级质监部门联合开展游乐设施安全专项检查
通道县召开“四办”改革推进会助推审批服务效率大提升
清明首日 北川迎来1.5万人次祭扫
省第十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交办群众信访举报件情况(第十一批)
大岭山:责令4家沐足场所现场整改硬件设施
黄元章一行调研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
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 定海市场经营户承诺“文明经营”
200个县城房价超9000元,县城房子其实并不值这个价
景德镇调查队部署当前工作
人民观点:兴文化,满足美好生活新期待
怀化市国税局推出“跟单服务”
无声的母爱
泗阳县船头上的“生态课”
交警宣传进农村筑牢冬季安全墙
曾伯怡专题调度娄底大道冷水江段项目建设
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
英西中学召开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