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完善四级城乡规划管理网络


(记者王调翁 黄靓)近日,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近两年以来,我市城乡规划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市各乡镇全部成立了规划管理机构(规划管理所或中心所),有条件的行政村还配备了村庄规划助理员,真正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城乡规划管理从市、县向乡(镇)、村延伸,市、县、乡、村“四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规划工作。仅“十二五”期间,市本级规划编制经费累计投入就超过了一个亿,近两年投入也达到4000多万元,力度很大。改革开放以来,完成各类规划编制及城市设计100余项。其中,编制及修编城市总体规划5次;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年);先后编制了“1+5”信江河谷城镇群、综合交通、景观风貌、地下空间利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双修、近期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编制了中心区、水南片区、带湖片区、高铁新区、空港新区等城市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三江口、老火车站等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城市设计等,很多片区控规还进行了修编,中心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全部完成2轮以上的修编,控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所有乡镇、村规划编制全部完成。“五位一体”的规划体系全面确立(市域—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城市设计)。
改革开放以前,上饶的城市性质为“轻工业城市”。1982年版城市总规城市性质为“交通便利、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型小城市”。1998年版城市总规城市性质为“以机械工业为主,旅游和商贸服务为特色的赣、浙、闽边境地区中心城市”。2000年版城市总规城市性质为“赣、浙、闽毗邻地区的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中心”。2007年版城市总规城市性质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旅游服务中心”。而最新修编的2017版城市总规确定城市性质为“国家著名的旅游城市、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江西开放合作门户城市”。从历版城市总规对城市定位的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上饶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职能由“轻工业城市”逐步转向“旅游服务、交通枢纽和开放合作”转变,这充分体现了上饶在新形势下战略转型与国家多元开放格局下的区域融合发展的战略,上饶作为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明确。上饶市早期空间布局为以老城为核心的单中心布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北部带湖片区、老城片区、中心区、上饶县、经开区已基本连片开发,现状沿江拓展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青岛六中召开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推进会
惠东县多渠道储备农资 保证春耕生产的需求
永安举行“迎新年”环城跑比赛
市政协副主席李贤谋带队到市工商局视察工作
2018年度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安排情况的公示
我市完善四级城乡规划管理网络
3·15消费者权益日将至 突击检查消防产品行动开始
丰南扎实推进整改“回头看”深入开展
市农机中心党支部开展读书分享会
福州地铁2号线全线主体结构封顶 鼓山车辆段7辆列车就位
田店群众忙置“文化”年货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我市“城市双修”示范项目百日攻坚实现良好开局
衡阳三位选手扬名全国数控大赛
对外高速化 对内快速化 德兴走活“环境招商”这着棋
平安校园从我做起 石门三中进行防空防震防灾消防应急疏散救援演练
聚焦重点 把住关键 全力以赴推动吉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盐田区顺利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深圳交易团盐田分团招商工作动员会
“乡村振兴”宣讲团赴各旗县区贫困嘎查(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宣讲活动
《中国应急管理报》专题报道淄博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