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得了旧”更要“立得住新”

    风俗是生活方式,也是文化传承。遇到亲朋好友生儿育女、婚丧嫁娶,随个“份子钱”,是人之常情,也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然而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份子钱”水涨船高,甚至在攀比之风的助推下成为“人情债”,增加了负担、带坏了风气。
时移则俗易。新时代倡导文明新风,移风易俗至关重要。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但作为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一旦确定,便很难改变。这也说明移风易俗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反而存在着“老大难”:“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
移风易俗的过程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需要把握好新风与旧俗、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也需要把握好“破”什么“立”什么的问题。不仅要“破得了旧”更要“立得住新”,才能让百姓既不背“人情债”又不失“人情味”。
“破得了旧”,要做到取精华、去糟粕,在扬弃中“破”陋习、净风气。要注意甄别、正确区分,继续保持和发扬传统习俗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破除与时代要求和群众意愿背道而驰的陋习糟粕,切忌“一刀切”。要在总结既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红白理事会实际功能,狠刹歪风邪气,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去低俗、除恶俗。
“立得住新”,要做到尊重传统发展创新,使所“立”新风俗新习惯能够被认可、被接受。要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人文的同时,赋予现代社会文明礼仪更多的内涵和寓意,让“婚事新办”不失喜庆、“丧事简办”不失庄重。要避免为了立新而立新,切忌生搬硬套、“复制粘贴”,力求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多“立”具有传习性、扩散性、教化性、持久性的新风俗新习惯,引导人民群众尊良俗。
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题中应有之义。无论是“破旧”还是“立新”,都必须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不能搞“一刀切”、刮“一阵风”;必须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推进,做到行得通立得住,真正实现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营造良好社会风尚。(高城)

早早领了销许,卖房却像“挤牙膏”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开始
桃源县剪市镇岩子岗完小举行开学典礼
加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对接 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国企首家“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揭牌
“破得了旧”更要“立得住新”
我市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城管热线开通
市政协主席宋立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吉安马拉松赛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热҈ 化҈ 了҈ !本周清远降雨不降温,高温与雷阵雨齐飞,最高气温37度!
向绪杰:筑牢核心景区旅游安全防线 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涪城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召开
机场社区加强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
四平市副市长褚春彦对市区空气质量进行调研
沱湖乡开展农民工普法宣传活动
唐山五中志愿护绿情满校园
物业费缴纳将记入信用档案
市科技局:举办“企业研发准备金备案及政策奖补解读”专题培训会
百所大学招生咨询会6月27日将在滨州颐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