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扈美荣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充值、预订酒店、打车等,网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由于网上更便利,价格或更优惠,人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完成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在网上订购过多次的酒店,比那些初次进行这项业务的新手价格上高出不少时,你是不是觉得无语、失望或愤怒?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经验是,和同一个商家进行多次业务往来后,在价格、服务质量上要优惠好多,当你把此经验用到网上办理业务时发现失灵了,与你的期望正好相反。
近来,媒体上多次曝出大数据“杀熟”现象。在网络上购物、订酒店等时,留下了你的网络痕迹。商家对诸多个人信息收集、分析之后,知道你喜欢在那儿消费,如果商家发现用户愿意与其进行业务往来,是这个商家的“铁杆用户”,甚至对这个商家产生了某种依赖,商家会对老用户抬高价格。而对那些新用户,商家要扩大业务,在价格上要优惠一些。
大数据“杀熟”现象,有价格歧视的嫌疑。同样的业务,商家看人下菜碟,对不同的消费者给出不同的价格。通常消费者在网上发生的业务,只是日常的生活购物、订酒店、打车等,消费额度都不算太高,遇到大数据“杀熟”现象,即使价格抬高了,也高不了太多。尽管消费者知晓了,心里不舒服,倒也没有把这当成大不了的事,投诉、诉诸法律的情形应该不会太多。
但是,大数据“杀熟”,商家消费了消费者的信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商家采取了不诚信的经营方式,伤害了消费者。因为牵涉到的消费数额比较小,消费者可能不会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权,可是消费者有选择商家的自由,消费者知晓了大数据“杀熟”后,可能就会舍弃这个商家,而选择其他的。商家利用大数据的统计数据,丧失诚信,提高价格,想从老用户那儿多赚些钱,最终自食其果,造成了老用户的流失。
大数据,是现代科技进步的结果,利用好了,可以为社会、为商家提供很多便利。如果利用大数据“杀熟”,在价格上做手脚,欺骗消费者,造成老用户弃之而去,得不偿失。
市经济信息化委领导赴京调研部分央企总部
惠州学院党员教师冯颖:“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
公益讲座促进全民阅读大家聊聊读书讲书
民以食为天,为群众守好“安全关”
急救课堂“搬”进老年大学
【今日时评】大数据“杀熟”终会导致流失用户
北京世园会:提前栽白皮松适应北京水土
西山街道打造河湖库生态景观
凌源市稳步推进农业共营制改革
中秋苏州月饼销量全省第一 竟然最爱吃五仁
夜间请关闭手机移动信号 专家揭秘新型短信诈骗手段
甘肃启动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我市将再建245座旅游厕所
扬大退休教授给大学生写“情书” 感恩学生自发做他的“朗读者”
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现场观摩培训班在景举办
醉汉深夜欲跳高架 民警苦劝终成功救下
浙江财大 “诺贝尔经济学奖工作站”再添一诺奖得主
桂平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
消防突击检查,海丰一美食城被封
心系警民之间 守在百姓身边
孩子腹部常鼓小包家长按摩 5岁男童因疝气睾丸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