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惠,获评镇‘好媳妇’;付淑会,获评镇孝老爱亲典范;赵泰选,获评镇‘产业能手’……”日前,在苍溪县歧坪镇红雨村的一次特殊会议上,村支部书记候斌德每宣读一个名字,现场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是红雨村在表彰道德先进个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苍溪的深入实施,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苍溪县抢抓厚植文明土壤,培育“文明细胞”,激发群众向善向上动力,文明之花开遍苍溪大地。
好机制培育好乡风
近年来,苍溪以“五百工程”(百里示范走廊、百姓大讲堂、百姓大舞台、百姓好人榜、百姓帮扶队)为抓手,创新开展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典型选树,引导群众崇德向善,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收到了良好成效。
歧坪镇红雨村就建立了一整套评先评优机制:每个家庭建立台账,每季度开展一次星级评定,年度汇总后,从村集体经济收益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先进奖励。
“去年我家得到表扬,还奖励了一条毛巾,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我感觉很光荣”,红雨村村民苟淑兰表示,今年她还要力争在各方面评高分、做表率。
石门乡文家角村村民马全模告诉记者,村里每年都会对先进典型给予表扬或表彰,既发扬了善行义举,又纯正了风气,“打架斗殴销声匿迹,互帮互助随处可见,大家都铆着劲儿把家里经营得更好,住在这样的村里,心情特别舒畅。”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文明之花遍布梨乡。见义勇为舍身救落水青年的烈士刘小兵、捐肾救父的道德模范李丹、为陌生人捐肝的罗玮、坚守环卫一线的“中国好人”冉军……近年来,苍溪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梨乡人民精神风貌日新月异。
笔者从该县文明办了解到,近年,该县共有2人被评为“中国好人”、17人被评为“四川好人”、95人被评为“苍溪好人”;先后有30人获得县“十佳道德模范”,2000余人评为乡镇“好公婆”“好媳妇”“好丈夫”“好邻里” 。
好乡风催生好势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县就有10%以上的村实行了‘十星’户评定,从清洁卫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邻里团结等多个方面对农户进行评定,有力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该县精神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对以前的创建办法进行了完善和提升,将美德引入生产生活中,落到了实处。”
石门乡文家角村村民文锦的改变不可谓不大。
两三年以前,文锦还是村里有名的“懒汉”、“刁民”,家庭清洁卫生很差,本人在孝敬老人上也做得不够。村里将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来抓以后,左邻右舍都受了表扬,他便觉得抬不起头。2016年,他开始发展家庭种养业,以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状况。在村“两委”和帮扶部门的帮助下,他先后养鸡40只、养鱼1000尾、养泥鳅5000尾,发展瓜蒌1亩、花椒1亩。去年,他家的种养业纯收入达1.5万元。经济收入改变了,他又利用d级危房改造机会,改善了自己的住房条件,把老人的起居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
如今,村民们谈起文锦,都会竖起大拇指,都说他“变了一个人”。
在五龙镇,“独臂斗士”冯明武自强不息,建起“自强农场”一举摘掉贫困帽子的事迹广泛流传,全镇群众争先恐后向他学习。去年,该镇新发展猕猴桃产业800亩、罗汉果产业500亩,发展养殖业6万余只(头),2个贫困村101户369名贫困群众顺利脱贫。
在歧坪镇,镇党委副书记郭家安告诉记者,该镇从2016年开始狠抓思想道德建设,并以盐井、红雨两村为重点。去年,盐井村新发展黄精、白芨产业60亩,带动100余户群众致富奔小康;红雨村新发展丹参产业200亩、核桃产业300亩,人均增加家庭种养业收入3000余元,整村一举脱贫摘帽。
“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小落细,让苍溪新农村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让贫困群众‘志智’更坚实、生活更富裕。”苍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牟淬华掷地有声地说。(罗友军)
生活垃圾堵住排渠口 必须要管
九江市中心幼儿园开展保育员岗位练兵活动
眉山市副市长唐宏莅临四川启明星铝业公司调研项目推进情况
“俄勒冈州绿色科技发现之旅”活动举行
第九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7日在福州开幕
苍溪:文明创建培育脱贫“新动能”
市食药局专项督查促落实
我市中秋节期间道路旅客运输平稳有序
老人路上摔倒众人热心相助
省直机关首个党性教育基地落户我市
公安上门为企业办理!户政服务江门样本全国推广
走访慰问辽宁陆军预备役某旅
展现绿色生态主题彰显特色农产品魅力——我市参展第六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侧记
茂名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结果的通告
刘华视察区青少年禁毒展览馆项目建设
市领导调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上市情况
全国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工作研讨会在江大举行
南山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
龙池社区举办趣味运动会喜迎重阳节
中山市成功举办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 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初级实战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