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文明音符谱就城市新曲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这是一份追寻了14年的荣光。
2017年11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作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受表彰代表,登台领奖,会前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并亲切握手。
这一幕,通过互联网,传到湘潭的千家万户,沸腾了这座城市,温暖着一城百姓。湘潭人民怀揣14年的创文梦想终于成真了。
“让城市更美好,是时代的呼唤,是群众的期盼,是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决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湘潭来说,就是要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曹炯芳的话,诠释了全国文明城市对于湘潭不同寻常的意义,道出了历届党委政府和300万湘潭人民的坚定信念。
于是,在14年的数千个日日夜夜里,伟人故里的干部群众初心不改,为摘取全国文明城市的桂冠,一路艰辛一路歌。
初心不变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是迄今国内各种考核评比中最严格的“国考”。有人比喻,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好比攀上珠穆朗玛峰,是摘取到了文明殿堂尖顶上的明珠。
湘潭从未停止追求文明的脚步。从千百年的文明延续,到2003年正式开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旅,到2004年成功创建为“湖南省文明城市”,再到2009年初喜获第二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荣誉。在文明城市创建征程中,湘潭一路荆棘,一路奋进,但那时要说去摘殿堂上的明珠,似乎仍遥不可及。
受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那时的湘潭很“小”,城市“骨架”尚未打开,河西囿于老城棚户区,河东新区高楼零星;那时的湘潭很“囧”,简陋的背街小巷,走不出的断头路……
明知征途有艰险,“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湘潭决策者,偏向难中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就像市委副书记、市长谈文胜时常说的,无论前行多少险阻,这座城市的决策者们始终不改初心,坚定创建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年接着一年创,众志成城,一张蓝图干到底。
“坚持,就是湘潭创建成功的最大经验。”在北京,当中国文明网的记者问及湘潭经验时,曹炯芳坚定地回答:“这份荣耀,是中央、湖南省委和上级部门关心、支持和指导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矢志不渝坚持创建的结果。”
城市大变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湘潭改变的不仅是城市的“面子”,更有市民的“里子”;变化的不仅是生活的环境,更是市民生活的质量。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湘潭的城区规模迅速扩展到168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增长到106万。按照国家标准,湘潭已进入大城市范畴,规模确已不小。随之而来的,城市不紧凑、功能不完善、品位不高、形象不美等问题也暴露出来。粗放的城市发展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准的城市建设期盼,再一次横亘在决策者面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精美湘潭行动!”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要求、破解严峻形势,在城市转型关口,作出重大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湘潭在两年内,投资617亿元,完成345个项目建设,通过两年大奋战,实现城市大变化,把湘潭建设成为干净卫生之城、整洁有序之城、畅通便利之城、品质品位之城、精到精致之城、心齐气顺之城。
从此,湘潭开启城市内涵式发展之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一江两岸”高楼林立,河东新城、九华新城、雨湖新城、昭山新城,以傲人姿态,崛起于湘江之畔。近100条主次干道新改扩建、杨梅洲大桥和昭华大桥建设、5座大桥桥头交通优化,城市路网成环成带、通江达环。湘江风光带成为市民最喜欢的地方、最留恋的地方。海绵城市建设,24条黑臭水体治理,12座城市公园建设,36个社区公园新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0%以上,生态绿成为湘潭这座城最美的底色。
伴随城市环境的蜕变,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新变化。“湘潭越发有现代都市气息了,现在带同学参观家乡,自豪感倍增。”在潭城附近和同学一起逛街的大学生李思成说。受益于“三化两拆两改”城市提质改造项目建设,潭城、基建营商圈旧貌换新颜。得益于“千里湘江第一湾”5a级景区项目建设,72岁的“老窑湾”罗霞辉一家从一栋不足60平方米的筒子楼,拆迁搬到了130平方米的新家。全市100多个老旧小区完成提质改造,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每天穿梭于绿树成荫的小区,或在崭新的健身器材上健身,或在新修的石凳上休憩。
城与人,在和谐中共生着,交汇着。这也解开了湘潭这个全国文明城市的幸福“密码”。
文明蝶变
漫漫创建路,浸润了太多的艰辛和汗水,也谱写出许多动听的文明音符,砥砺出城市的风骨与文明特质。
现年74岁的刘建新老人,出门总会带着塑料桶、夹钳,到湘潭县白石文化广场义务捡垃圾,这个习惯他已经坚持了5年;莲城46万余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随时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文明创建成为湘潭所有的党员干部最常态的工作,不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暑,全市874个市直及驻潭责任单位、5个城市区、园区单位员工,在联点社区、路段开展文明劝导、卫生打扫;广大市民从不乱丢垃圾、不乱穿马路做起,加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
道德模范的“湘潭现象”挺起了这座城市的“精神脊梁”。在湘潭这片红色沃土上,先后涌现出了文花枝、杨怀保、许月华、赵在和、何平、杨芳等34位全国、省、市道德模范,形成了享誉全国的道德模范“湘潭现象”。在道德模范的感召下,一颗颗崇德向善的种子被悄然播下,感人故事不断在莲城上演,好人在湘潭如潮般涌现。最美群众贴心人、最美家庭、最美岳塘人、最美雨湖人等评选活动反响强烈。
湘潭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文明城市之魂,突出以公益广告弘扬文明新风,以道德讲堂提升文明素质,以道德模范引领文明风尚,以志愿服务推动文明新风。广大人民群众崇德向善,文明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荣誉收入囊中,湘潭终于登顶文明的“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一座城的文明蝶变。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你送我检”,阳西县食药监局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便民服务活动
召开市政府“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调度会议
江安县丰华农业:田园综合体引领农户致富
鹤壁市疾控中心开展《宪法》专题学习会
小长假第一天铁路客流同比增五成
湘潭:文明音符谱就城市新曲
纪念“五一口号”发布七十周年座谈会召开
区领导调研钓具产业发展情况
万人健步项目走进威海
公安上门为企业办理!户政服务江门样本全国推广
签了卖房合同后次日就反悔,买家索赔房价上涨损失
鞍山游客不再疯狂“买买买”
孟河镇颜村村民众筹写村志 近10万字成书出版
武功荣获2017年度“互联网+农业”全国十大标杆县域
宝鸡去岁捣毁126个传销窝点
银行失误多付50000元村干部协调解难题
环卫技能谁最棒 宁波百余环卫工技能大比拼庆祝环卫工人节
霍好胜在卧龙区暗访调研时要求 提振脱贫攻坚士气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青浦区地方海事处联合渔政部门开展禁用渔具“回头看”整治行动
女司机驾车,常犯4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