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创作诗歌3000余首 古稀老人用原创诗集致敬传统文化


“老叟年逾七秩间,诗墨茶禅常相伴,著书四卷三千吟,要留清雅在人间。”这是本届“同城击鼓传花”活动一位参与者写给自己的一首诗,他叫郑明生,已过古稀之年,依旧笔耕不辍。
郑明生今年七十五岁,现为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词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副院长。从少年时代开始涉猎书法、诗歌等领域,多年来孜孜不倦,除多部书法作品获得各种奖项之外,个人创作诗歌3000余首,并结集出版《郑明生诗歌选集》四部。他的诗词入编《中国诗词家大词典》《中国历代诗词家词典》《当代中华诗词典藏》等多家刊物,并在全国各类诗词大赛中,先后六次获得金奖。曾被授予中国当代卓越诗词创作家、德艺双馨中国诗词家、当代中华诗词著名作家、当代文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郑明生原来是麻纺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因工作关系,使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自幼研习书法的他,结识当时德州的文化名人李敬平之后,感受到了中国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意无意间,便开始了自己的诗词创作。1987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德州分校成立,他又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三年,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颇深。“中国的古文化,都是浪里淘沙,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之上,沉稳、睿智、踏实,务实、不浮躁。”郑明生说,写诗填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有感而发的沉淀、学习,更需要“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灵感,知识的沉淀与灵感的迸发才能真正创作出自己欣赏的作品。“诗词的创作,就像我们做人,一丝不苟,马虎不得。”郑明生说。他传出的是自己创作出版的四部诗词选集,封面设计都是其亲自动笔,分别用了中国的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象征着做人要傲、幽、坚、淡的特性。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双双摄影报道

武警宁波支队举行退役士兵向军旗告别仪式
景德镇市工管办开展“六一”走访慰问活动
武鸣区改变作风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对孩子施教 这“五种类型”不可取
寺儿沟社区开展河洪道垃圾整治行动
个人创作诗歌3000余首 古稀老人用原创诗集致敬传统文化
反恐培训进企业
视频直播: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
朝天多举措助推渔业健康发展
“校园贷”庭审现场 来了50多名学生 他们来干啥?
莱阳卫校倾心育工匠 尽展职教风采
房地产税分步推进 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不能离开这个家”
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参加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业务培训
国鸿公司圆满完成五一小长假运输任务
三鱼两药及农(渔)专项整治政务信息
苍溪县委办:身体力行扎实做好“三服务”
华容区“五个一”欢乐迎新春
利州区精准发力助推个税社会化管理服务提质效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周铁根讲话徐大勇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