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施教 这“五种类型”不可取

  当今社会,孩子都是家庭的“小皇帝”,更是老人们的“心头肉”和“掌上明珠”。每个家长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望子成龙”。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孩子施教的方式方法欠妥,所以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笔者通过观察和思考,觉得以下“五种类型”不可取。
  一是行为“粗暴型”。有的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不好、成绩下降时,不是用温柔平和的态度,耐心帮助孩子认真查找原因,而是动不动就向孩子“发火”,轻则训斥痛骂一顿,重则大打出手一番,甚至采取其它野蛮“惩治办法”,使孩子心理压力较大,不仅对自己产生了“自卑感”,对父母和家庭也产生了“恐惧感”,导致孩子不愿意“回家”或“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失望“放弃型”。时常听到有些家长灰心失望地说,我们孩子天生就是“蠢货”、“笨蛋”、不争气的“料儿”,交给幼儿园和学校“看管”吧,爱啥样儿就啥样儿,反正我们不抱多大希望了!致使孩子自幼产生了“反正爸爸妈妈不喜欢我、不管我,自己可以自由解放了”的消极心态。殊不知,孩子之错是大人之过。
  三是活动“控制型”。有的家长对孩子实行严格控制,“出门进学堂,放学入书房”;还有的家长晚上或双休日不顾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硬逼着孩子去上名目繁多的培训班等,使孩子早出晚归,基本不见天日,没有活动自由;也有少数家长怕孩子贪玩儿,干脆“锁”在家里,实行“封闭式”的学习管理。使许多孩子逐渐产生了“逆反心理”或“欺骗行为”。只要父母不在,家里几乎成了自由玩耍的“港湾”,不是乱打电话,就是看电视、玩儿电脑游戏等,自找乐趣。学习不认真、不刻苦,还养成了不说实话、欺骗父母的不良行为。
  四是条件“满足型”。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就千方百计、不打折扣地满足孩子的多种“需要”,真是“要星星就不给月亮”。更有甚者,孩子本来不“需要”,家长偏要主动去“购买”。偏重以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上进”。例如,唐山有一小学三年级学生只因三门课程考了第一,父母就带着孩子连续几次去市内的豪华饭店大吃二喝搞“祝贺”,还给孩子花掉几千元买了一部社会上流行的平板电动车。这就是典型的突出一例。还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家长“荣耀”的资本、脸上的“光彩”。所以常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孩子只要学习好、有出息,就是要我们的‘命’也舍得给!”
  五是老人“撑腰型”。这是常见的事情。年轻的父母一旦管教、训斥孩子,爷爷奶奶、老爷姥姥立马翻脸“拔刀相助”,不但不“配合”,反而还批评数落父母不疼爱孩子。经常听到有些隔代人这样说:“孩子是我的心肝宝贝,你们少管他(她),你们不也是我从小拉扯大的吗?”弄得孩子父母常常无可奈何。从而使孩子在家庭逐渐滋长了人人都要围着他(她)转的“小皇帝”心理和“中心地位”。
  上述几种类型,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忧虑吗?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改变传统庸俗、简单粗暴的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时代的科学施教方法,努力探索和完善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长效科学教育管理机制,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代人玩万万不容忽视和丝毫不可懈怠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要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着眼入手,千方百计抓好儿童教育,使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成就中国梦”,名副其实地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栋梁之才!(许贵元)

宿迁前三季度CPI上涨2% 教育文化娱乐成“主推手”
保护绿水青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贵阳市“6·18贵州生态日”系列活动举行
武警宁波支队举行退役士兵向军旗告别仪式
景德镇市工管办开展“六一”走访慰问活动
武鸣区改变作风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对孩子施教 这“五种类型”不可取
寺儿沟社区开展河洪道垃圾整治行动
个人创作诗歌3000余首 古稀老人用原创诗集致敬传统文化
反恐培训进企业
视频直播: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式
莱阳卫校倾心育工匠 尽展职教风采
房地产税分步推进 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我不能离开这个家”
大鹏新区统战和社会建设局参加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业务培训
国鸿公司圆满完成五一小长假运输任务
三鱼两药及农(渔)专项整治政务信息
苍溪县委办:身体力行扎实做好“三服务”
华容区“五个一”欢乐迎新春
利州区精准发力助推个税社会化管理服务提质效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周铁根讲话徐大勇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