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渔湾山间惊现明代武略将军何文龙墓


(记者 李国瑞 通讯员 封其灿)近日,南城支系何氏族人在渔湾发现明代武略将军何文龙墓及其墓碑,这一重大发现不仅为何氏家族编修家谱找到可靠的实物依据,而且补充了海州地方志记载武略将军的遗漏,为研究连云港地区军事史添上了浓厚的一笔。
史料记载 海州共有三位“武略将军”
明朝时期设武略将军,是从五品武官的散官官阶。按照明史职官志记载,明朝从五品的武官很少,仅有五军都督府的经历以及地方千户所的副千户为从五品武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校军衔。
当时的淮安府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安康为己任,在沿海布兵巡逻,特选派强将精兵,加强组织领导,在海州迅速成立备倭防寇指挥机构,从洪武元年(1368年)就调官军镇守,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淮安卫在海州设立两个千户所,一个叫“守御海州中前千户所”,在(海)州治北;另一个叫“守御东海千户所”,在东海城(南城)十字街东。
明代《通志》载:“明统兵之制,大略有三:一为都督府,一为镇戍将领,一为督抚兵备。都督府设内外卫所及各都指挥使司,有左军、右军、中军、前军、后军。海州千户所、东海千户所,隶中军都督府。”
《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海州共有三位武略将军,西海所一位,叫杨玉,原籍山东单县人,洪武二十四年迁授武略将军。东海所二位,一位是李英,原籍湖广人,洪武二年迁授武略将军;另一位叫张德,原籍泰州人,洪武二十六年迁授武略将军。
家谱显示 何家10代袭封武略将军
据南城支系《何氏家谱》显示:何家一世祖何保子原籍安徽滁州全椒县,后逃荒要饭来到江苏苏州,在阊门十三里二甲定居。元末农民起义,他投靠左将军,由于有勇有谋,屡获战功,便授提领、昭信校尉,洪武五年(1372年)诰封武略将军(何保子以后连续10代袭封武略将军)。
后来,何保子被调到海州供职,死后墓葬云台山上。再后来,因为开山,茔地全毁,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
崇祯二年(1629年)第十世祖何文龙时,长子嘉胤(字望云)除袭封武略将军外,加升东海所堂印千户、西海武德将军、武解元、赐进士、历任都司,将父母安葬在渔湾东北山顶一个名叫小磨垛的山凹中,立碑纪念,从此无声无息。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何氏第18世孙何传珩、何传授、何传香看到祖坟倾废不堪,墓碑漫漶不清,决定重整茔地,请书法名人、镌刻高手,重做一块碑。一晃又是123年过去了。
何文龙墓 补充地方志记载中遗漏
前不久,南城支系何氏族人在编修家谱时,从老家谱上发现渔湾山上有祖茔。4月2日,23世孙何振万、何振艮,24世孙何学成、何学年、何仲李等人去山上寻找,他们披荆斩棘,在丛林中果然找到。
茔地为圆盘形,块石砌墙,二尺多高,坟较高大,坟前立碑,圆顶,青石质,高126厘米、宽50厘米、厚12厘米,长方块宋体字,字径49厘米,款径36厘米,边框6厘米,极其整齐美观,刻工相当精致(左图)。
这令何氏族人兴奋不已,但毕竟是一百多年前重立的碑,上面布满灰尘,加上藤蔓掩盖,部分文字无法辨认清楚。4月15日,何仲李和何学成,以及文史爱好者魏向阳、封昌秀等人专程去搞拓片,通过对拓片的反复研究,文字得到确认。
碑正中刻“大明诰封武略将军先考讳文龙何大公、妣杨太宜人同墓”,上首为“崇祯二年春正月男望云叩立”,下首为“光绪二十一年仲春十八世孙传珩、传授、传香等叩修”,文字记载与碑文完全吻合。

民生民意绘蓝图 新风新雨沐泰城
2018年3月份工作完成情况、2018年4月份卫生工作安排
三门局认证活动监管“三实现”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杨冠军一行 莅眉调研乡村社会治理工作
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组来慈检查指导工作
连云港渔湾山间惊现明代武略将军何文龙墓
房贷利率上扬炒房“军团”哑火
苍溪县全力决胜交通安全“夏季战役”
罗湖区大塘龙红岭社区老协参加桂园街道创建森林城市主题宣传活动
4000元借款“滚”成20万 别让校园贷变成“校园害”
“招大引强”激活发展新引擎——东戴河新区招商局全力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水平
睢县国土资源局 精心开展2018年金秋助学活动
爱尔兰著名侨领陈敏琪一行访问海口
临潼区食品药监局专项整治违法违规经营使用医疗器械行为
市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三督导组进驻珠山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办法(试行)》《涉河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方案(试行)》的通知
青龙县严把“四关”扎实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
市民献计“停车难” 交警、住建部门作答
春节期间杭州邮检办截获禁止进境物27批
让人们记住乡愁:旧房屋成了乡村旅游独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