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成为急救事业行家 哪有生命险情哪就有他


于成(右二)指导开展院前急救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主任于成曾是妇产科界的手术“一把刀”,深受患者的信任和爱戴,事业蒸蒸日上。2003年“非典”时期,于成突然意识到用手术刀或许只能拯救一个生命,而筑牢公共卫生防线,建立便捷快速的院前急救体系,才是这座城市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保障。于是,在2004年,他毅然投身我市刚刚起步的院前急救事业。从此后,我市的公共卫生事业、院前急救事业多了一位理想信念坚定的战士,哪里有生命险情,哪里就有他奔波忙碌的身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潜心钻研
成为急救事业行家里手
院前急救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创伤的病员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系到其生命能否延续。比起驾轻就熟的临床一线,院前急救作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专业特点于成需要从头学起。
他拿出钻研临床业务的劲头,从“一案三制”着手,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机制、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学习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框架,梳理我市院前急救发展存在的问题,又以问题为导向,向书本求教,向同行取经,以实践求真知。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便成长为院前急救事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多年来,于成带领中心成员,秉承“有警必接、接警必出、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服务宗旨,努力提升全域成都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据统计,中心年接警量已接近百万次,救护车派车量每年以6%的比例递增,让更多人转危为安。
生命热线不能断
120阵地不能丢
“您好,请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安排您的救助!”2008年5月12日,灾难突如其来,当班的调度员记得,是于成第一个冲进中心指挥调度大厅,半是命令、半是安慰地要求他们坚守岗位——生命热线不能断、120阵地不能丢!有了他这根“主心骨”,调度员们逐渐恢复镇定,继续接听120热线电话,即使在地震摇晃最猛烈的时候,120生命热线也没有中断1秒钟。
山崩地裂还未完全平息,通讯中断,他驱车赶往彭州查看情况,往返100余公里,将重要信息带回中心,为抗灾救灾下一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回来没多久,顾不上吃饭,于成又踏上了去都江堰的路途。在那里,他和参加救援的重庆搜救队队员一起同进退,为了拯救每一个孩子全力以赴。
5月14日,第一批由汶川、映秀镇、茂县空运转至成都的伤员在成都太平寺机场和凤凰山机场紧急降落。于成作为转运现场总指挥,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将伤员分流到早已守候在此的几十台救护车上。空运急救转运还未完全结束,他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火车急救转运伤员至外省的“战场”。
和死神赛跑
千里驰援救治伤员
2010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传来消息,当地发生7.1级地震。于成再次主动请缨,担负起成都市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的职责,与队友们日夜兼程,千里驰援。
为了赶时间,他带领医疗队8台救护车领先开道,在距玉树县30多公里处,路边突然传来呼救声:一位灾区产妇危在旦夕。曾是妇产科医生的于成亲自上阵,临时组织医疗急救小组实施现场抢救,成功挽救产妇的生命。
抵达玉树后,于成带领医疗队迅速搭建好帐篷,立即展开巡回急救工作。白天的巡回医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夜里休息又将较为舒适的帐篷让给队友,自己在车里熬着。在他的带领下,成都市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黄金抢救时间里救治伤员300余人,转运伤员10余人。尽管疲惫不堪,但在和死神赛跑,在拯救生命的这场特殊战斗中,他一直不曾停下脚步。
本报记者 王静宇 市急救指挥中心供图
原标题:哪里有生命险情 哪里就有他

林新开涉嫌滥用职权罪一审获刑
晚西瓜种植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增收
《大国芬芳》震撼首演
包头机场夏秋航季开启 两条新航线给力
德兴花甲老汉创办养护院
潜心钻研成为急救事业行家 哪有生命险情哪就有他
[人社局]请及时激活市民卡 以免影响养老金到账
杜集区高岳街道召开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暨“讲严立善新”专题警示教育学习研讨会议
永安又双叒叕被央视点赞!这次网红是西洋内炉芙蓉李花
李仲铠作客“羊城学堂”:借力乡村振兴东风 加快我市“三农”事业发展
多部门联动调查核实“抛石填海”
昨日宝应发生一起事故 轿车电动车相撞女孩被撞飞
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周海林到市局赴青增援警队督导检查看望慰问执勤民警辅警
保化稽查信息处罚公示 20180403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一学生赴东南大学参加科技夏令营活动
直通12345:综合保税区近期热线问题聚焦
不负嘱托不辱使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台州市农机化工作会议在温岭召开
交通事故报警量较平时增加约25% 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追尾和单方事故增多,无重大交通事故
【舌尖上的阳泉】酸辣粉:爽滑劲道 麻辣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