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设立“高校工作坊”三所高校入围12个设计方案


8月1日讯(长江日报记者王谦 通讯员刘媛)武汉高校众多,如何发挥科教优势,鼓励大学生为城市发展和建设贡献智慧?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近日该局举行了众规武汉·高校工作坊终选会,三所在汉高校入围12个设计方案,获奖方案的创意或将变为城市建设的现实。
华科学生设计的常平仓片鸟瞰图
今年,市国土规划局首次设立在汉高校联合设计工作坊,向高校师生征集能有效改善旧城面貌,提升城市品质的优秀设计方案,为规划设计条件的拟定、建筑方案的审批提供参考。
高校工作坊就像项目“孵化器”,经过多次沟通和现场踏勘,最终选取了3个地块作为工作对象,分别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承担的武昌古城常平仓片更新利用项目,由武汉理工大学承担的知音东苑提升改造项目,由武汉大学承担的黄鹂路城市走廊创意设计项目。
3个项目涵盖老旧社区、历史城区、城市特色景观等类型。三所高校共提交了34个方案,最终12个方案进入终选。
武大学生设计的黄鹂路城市走廊项目概念图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研一的学生史雅楠和小组成员为黄鹂路城市走廊设计的《朝夕同辉 乐在复兴》获得了一等奖。“我们从4月开始进行调研和设计,在7月完成整个方案,项目的设计理念是把黄鹂路变成一个展示历史文化记忆的街道博物馆。”史雅楠说,城市走廊通过对文化艺术,而不是传统零售商店的聚拢,来改造历史性城市中心主街,通过街道展示沿线武汉社区文化、老工业文化、文化产业发展等的历程。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提出了“韧性社区”的概念,小组成员周凯说,这是指在规划中对属于社区原本的街巷肌理、社会网络和历史文化予以保留重塑,对社区较差的居住环境、功能业态以及老龄化问题提升改善,达到社区的和谐共融。
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团队为做好知音东苑的更新改造,多次深入社区内部,通过问卷发放、圆桌会议、意见征集、方案展示选择等方式,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度,让专业指导与公众意见相结合,使社区居民走进改造,实现共享社区。
编辑:宗夏

市领导调研新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时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做好乡村建设这篇文章
加大对接力度 确保早出成果
宽甸 脱贫攻坚显成效
景德镇全面推进二季度电子商务统计工作
车主们可以放心了!丰顺汤坑石碑街剐蹭车辆路面已整平
武汉设立“高校工作坊”三所高校入围12个设计方案
鸡西市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航空航天模型比赛圆满结束
河东区开展规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
【双阳区】广东省民投集团来双阳区考察调研
前两月太仓市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68.29亿元
扶贫土猪急需出售 十堰爱心企业帮忙去“库存”
精准医疗基因检测设备下月在滨海新城投入运行
全面排查网吧违规行为
为买个便宜点的书包顶风冒雨排长队,值不值?
文展会:擦亮文化品牌 展现多样“潍坊美”
食客一抹嘴 垃圾随地扔 您扔掉不是垃圾是文明
我市务实高效开启汽车产业新局面
亮眼!泸州老窖2017年成绩单出炉 增长30.69%
市残联举办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
危险!一女子突然出现在匝道 点赞!高速交警将其送救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