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既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在当前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下,广大青少年的文化需求日趋强烈,社会文化环境也日益复杂,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青少年文化需求强烈,兴趣爱好广泛,但由于其心理不成熟,尚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行为和文化消费上具有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易受不良文化的侵蚀。长期以往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引导和业余爱好培养,极易形成不良嗜好,有损身心健康并且危害社会。为此建议:
更新观念。大力宣传青少年校外教育新观念,使校外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增设新的教学内容,使新专业、新课程及早与市场经济接轨,与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探索校外活动的新形式、新领域,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积极开展图书阅览、绿色上网、知识培训、社会实践、法律援助、信息咨询、心理疏导、文体娱乐等活动项目,拓宽青少年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使校外活动场所在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和道德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配强队伍。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的质量。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要根据工作职能和实际情况,建立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精心选拔热爱校外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提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管理水平。同时鼓励有特长的优秀教师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并为他们的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不断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明确定位。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定位要清晰,项目要合理。相关部门要不断探索校外活动的新形式、新领域,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杜绝把校外活动场所变成文化课辅导班等行为,真正把校外活动阵地建设成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成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整合资源。合理利用城市社区和农村现有各类活动场所,综合利用现有各类文化场所,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各种场地设施,建立节假日开放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可利用资源的作用,丰富青少年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推动社区和乡村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健全街道(乡镇)、社区(乡村)校外活动场所。
旌阳交警牵手中小学生平安过寒假
三乡召开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首届“夜游黄河·横城音乐啤酒节”启幕
黄岩:美丽街巷现场开课 助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开发工业旅游 打造资源型城市创新转型新名片
关于普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议
市物价监督管理局举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镇巴县扎实推进全域秸秆禁烧工作
聊城9件作品通过 “山东省十一艺节美展”复评
市商务局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浮宫镇:联合执法 严惩交通违法乱象
埇桥区:扶贫基地遍地开花 点燃贫困户致富梦想
醉亭路等六条道路绿化工程竣工验收
市委巡察组向五单位反馈巡察情况
蚌埠质检院开展“质检伴左右,珠宝安心购”免费检测活动
广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梅江区下罗村路段建筑垃圾乱堆、站牌倒地无人处理
我市举办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培训班
民警为昏迷老人当人肉靠垫
奇了!滨河路一排梨树 全开出洁白的小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