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美的环境电器有限公司坐落在东凤镇,是全球最大的风扇生产基地,年产风扇近3000万台。作为风扇的核心部件,以前一直采用传统的单相鼠笼异步电机,这种电机存在效率低,工艺复杂,工时多用料多,成品率低等问题。美的环境公司曾多次尝试实现电机技术和生产方式的突破,改变传统的人海战术,低效率生产方式,但电机自动化生产一直没能实现。
2011年,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彭颖卿临危受命,担任技术攻关项目组的负责人,经过两年的反复研究测试,终于实现了电机结构设计的重大突破。紧接着,彭颖卿带领团队开始工艺技术攻关,2015年实现了三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批量生产。
2016年,彭颖卿带领的团队历时5年努力,完成了“集中绕组分块铁芯的研制”,实现了电机性能、结构、工艺流程以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等多个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电机加工工序由29道减少到11道,员工人数从1500人减少到600人,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50%,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机合格率低的问题,电机效率提高约5%,每年省电3.84亿度。
2016年,美的环境公司分块电机已经达到13条自动化生产线,单班产量9.5万台,年产量3000万台的生产规模。凭借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彭颖卿累计申请专利69项,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专利奖项,但他却并没有停止创新的步伐。“我在办公室是个工程师,下了车间就是技术工人。”对于自己的定位,彭颖卿笑着说。
扎根基层17年,彭颖卿通过“传帮带”,为公司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彭工是个非常严谨但又善于沟通和分享的人。比如他虽然否定了我们给出的模具标准,但会很耐心地解释严格控制尺寸和公差,一点点的偏差都会影响电机的噪音、跳动和绕线等等。”美的技术研究中心模具管理工程师刘洋评价说。
【聚焦两会】畅谈两会各界别政协委员分组讨论
台风“山竹”将至各地全力防范
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2018年8月上旬天气趋势预测、影响分析
近日镇江空气污染较重 能见度不佳,出行注意安全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颖卿:老工匠创新多获69项专利
体验城管日常工作 22位“小雷锋”街头维护市容
龙岗海丰探讨对口帮扶工作
新华社社评:携手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写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之际
相山区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善担当、新作为”专题警示教育动员会
椒江区司法局多举措道助力农民工维权
刘和生在市广播电视台调研
老国企布局“3+1”创新突破
我市举行2018年防灾减灾日暨应急知识宣传活动
靖州召开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
关于同意确认黄永强等10位同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通知
蚌投集团举办第一期综合性培训
宁远举办全县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培训班
梅州市纪委通报8起扶贫领域违纪违法典型问题
大庆组织修订52条省标市标大庆标准涉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