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街巷30号、32号的钱锺书故居,连日来双喜临门:一方面始于去年9月的故居闭馆修缮工作已经完工,正等待验收;另一方面,市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新街巷32号房屋划归钱锺书故居管理中心,协调相关资产移交事宜。这标志着,镌刻着钱锺书、杨绛伉俪诸多往事的老屋正式回归故居序列——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走进新街巷32号,斑驳的墙体透出厚重的年代感,铁艺阳台栏杆是主人学贯中西的见证。沿着木质楼梯拾阶而上,天井、青苔、花窗、马头墙,与工作人员“这里便是钱锺书、杨绛居住过的房间”的介绍,让人肃然起敬。历史,原来触手可及;书香,始终弥漫其间。
这幢老宅,曾经承载着钱锺书、杨绛的乡愁。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杨绛对钱锺书的家有一段文字描述:“两棵大树高粉墙,一条小河映花窗。江南处处有此景,难辨张家和李家。这是锺书当年在无锡七尺场的家。”
文中所说的无锡七尺场,便是现如今的新街巷(新中国成立后改名);“锺书在无锡七尺场的家”,就是故居所在地。这是一座七开间三进的明清风格建筑,前两进(30号)由钱锺书祖父钱福烔始建于1923年,第三进(32号)由其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钱锺书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1948年,钱福烔百年冥诞时,钱锺书、杨绛带着女儿钱瑗回到了这所老宅省亲,这段故事在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中也有过记叙。
2002年10月,新街巷30号-1修缮完毕对外开放,但作为故居重要组成部分的32号老宅,仍由钱锺书的堂侄女钱静汝老人居住,不对外开放。但这部分老宅却与钱锺书有着更深的关系。钱锺书曾在32号老宅的梅花书屋思考、读书,这些往事在他的文章、回忆录里多次提及;钱锺书与杨绛回锡时,也曾居住在32号的二层小楼中。
2012年下半年,新街巷32号屋顶与墙体出现险情,由政府帮助进行维修。钱氏后人为此十分感谢,表示愿意将32号老宅交给政府管理。2015年6月,市土地储备中心委托原崇安区征收办与原产权委托人、实际居住人钱静汝达成协议,出资收购为政府所有,现钱静汝已搬离,具备了移交条件,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据悉,新街巷32号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其划归国有后,将进行修缮保护、陈列布展,与新街巷30号-1形成整体,全面展现故居原貌,进一步丰富钱锺书故居内涵,使故居更有“看头”。
东风日产大连工厂第50万辆整车下线
“两大引擎”助力创新发展加速腾飞
永福水泥罐车失控冲出路基,驾驶员不幸身亡
中老铁路湄公河特大桥基础施工完成
全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钱锺书故居终于“合璧”
2017年山西省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不同岗位平均工资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怀化市一中2018年下学期开学典礼
昆明市政府代表团来筑考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龙潭镇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主题班会课活动--文明就寝
我市将建成清洁取暖体系10月底前,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超过85%
上海市场社区工作人员帮助迷路老人平安回家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即将废弃的双河路,承载着多少菏泽人的记忆
猪联力合,“傻瓜养猪”养出高效益
工信部就手机“黑卡”开展调查处理
安吉“智造”频频亮相国际峰会
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成首个“渣场”园林
鹤壁市食药监局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全面履行直报不良反应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