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伴着骨灰,长眠在大海深处,浪花承载想念,波涛寄托哀思……在东经121°40′、北纬38°47′的大连老偏头海域,10年间,哈尔滨市殡葬管理部门成功举办了21次海葬,949位冰城逝者在这片海域长眠。
从土葬、火葬到如今的海葬,生态葬法的推行折射出我市殡葬管理部门探索以“不保留骨灰”为特征的殡葬改革。2009年,市殡葬管理部门首次在大连举行海葬活动。近年,通过推出惠民政策和完善的服务,海葬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21次集体海葬申请人数也在逐年递增,这也是市殡葬管理部门在倡导生态安葬新风过程中探索出的一套成功模式。
参与者逐年增加,今年首次海葬83位逝者魂归大海
“爸爸妈妈,我们一起来送你们一程,你们这种骨灰葬海的处理方式不仅环保,也给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等我们百年之后,也会选择海葬,去大海中和你们团圆。”3月24日,我市第21次也是今年的首次集体海葬活动在大连举行,记者和83位逝者的家属一起登上大连港殡葬专用码头的船只。
海葬仪式上,主持人深情宣读了催人泪下的祭文,家属们集体致默哀礼,亲属们用白色丝带系住可降解骨灰罐,再捧上一捧菊花敬献在降解罐上,与已故亲人做最后的道别。在鲜花和亲人的祝福声中降解罐被缓缓放入大海,在海面漂浮一阵后缓缓下沉,海浪簇拥着罐体和花瓣漂向远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逝者家属都十分认同这种节地、生态的安葬方式,“自2009年我市首次举行海葬以来,参加海葬的逝者数量逐年递增,从最开始只有16位,到今年首次海葬就有83位逝者。”市殡葬事务管理所所长常利平说,这说明哈尔滨文明殡葬之风,越来越被逝者的亲属们所接受。
服务与政策并行,已代撒骨灰105份
2010年首次使用环保降解罐;2011年首次为家属购买人身意外险,并签订海葬合同;2013年首次开展骨灰代撒服务业务;2016年实施骨灰海葬补贴政策,每户骨灰海葬补贴标准1000元……我市从2009年开始进行骨灰撒海活动,迄今为止成功举办了21次,每一年都在惠民和服务上进行深化改革。
市民刘先生有严重的晕船症且年近七旬,为了能够完成父亲生前骨灰撒海的愿望,今年首次海葬他选择了委托殡葬工作人员代撒。“骨灰委托代撒业务是把逝者的骨灰交给工作人员,在海葬骨灰撒海过程中用照相机或摄像机全程记录,影像资料交给逝者家属留存纪念。”常所长介绍说,近年来,选择海葬送别亲人的市民越来越多,但一些市民因身体或工作原因无法参加,从2013年第11次海葬开始,我市首次开展了代撒骨灰业务,到目前为止已代撒骨灰105份,这次海葬中有17份骨灰由工作人员代撒,为历年来最多。
探索骨灰的多元化安葬模式,继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
“骨灰入海同样是回归大自然,也是‘入土为安’,并不违背传统丧葬理念。”常所长说,如何实现骨灰的多元化、生态化安葬,是市殡葬管理部门近年来思考最多的问题。
经过10年的探索,哈尔滨市海葬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即在每年的3月—10月期间,不定期举办海葬活动。此外,市殡葬事务管理部门也在不断优化海葬服务流程,探索海葬新模式,继续缩短海葬排队等候时间。
常所长介绍说,今后市殡葬管理部门将继续落实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不断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结合实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鼓励和引导人们积极参与。
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
未来一周,江苏阴雨天气将成为常客 今天南京昼夜温差达14℃
提供场地办丧事 不摆花圈不办酒席倡导文明殡葬的丧事堂赢好评
兴关社区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孝老爱亲美德”主题宣讲活动
深圳首次开展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员培训
山西背棍艺人汉城湖献艺赞叹西安古典与现代并存
十年海葬打造冰城生态安葬新模式市殡葬管理部门不断优化海葬服务流程,服务与政策并举,实现海葬常态化
利州区务实举措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喜讯!贵溪一中5名“学霸”获清华、北大自主招生资格
大朗获五个市原创文艺作品奖
坚持高质量发展塑造汕尾新形象 ——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我市代表认真履行职责
二手票务平台岂能野蛮生长 媒体:亟待监管力度加强
我市成立预防医学会将建预防医学专家库
袁子强开展旅游扶贫开发专题调研
市殡仪馆三举措保驾春节期间火化业务
或因脑梗男子晕倒车站 具体原因还有待调查
市长上官吉庆到85中学考点检查高考准备工作
石家庄:做好深度融合 形成“1+1>2”效应
上半年我市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水平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我市扩大烟花爆竹禁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