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获全军挂像英模荣誉

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获全军挂像英模荣誉
回永春必回母校 他向老师敬军礼
现有的八大英模照片,日后林俊德的照片也会挂在这里。(图片来自新华社)
林俊德
据新华社9月20日电,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10位挂像英模画像,近期将陆续下发至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林俊德,1938年出生在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曾在永春度过了他整个中小学时代,虽然那段时间非常艰苦,却是他眷恋的时代。现在,他的老师们几乎都不在了,好在永春退休干部孙建斌是他的校友,与他有过书信联系,和几面之缘。他还能回忆起,林俊德在永春的些许点滴。■记者 陈玲红 吴志明 林铭珊 通讯员 苏福彬
从小家境贫寒 省下饭钱买猪崽换学费
林俊德从小家境贫寒,他曾跟随当小学教员的父亲在永春西安中心小学(现永春实验小学)、永春南湖小学就读。1949年,12岁的他考上永春一中初中部,并在那里读完了初中和高中六年。
“到2011年,他去世的前一年,实验小学100周年校庆时,他给学校题了字、写了贺信,信里还把在小学时教过他的老师的名字都一一写出来,写得特别清楚。”孙建斌说,林俊德对家乡是眷恋的,对当年的老师们都非常感恩。
读中学时,林俊德周一到周五都住校。因为家里穷,周六上午上完课后,他总是不吃午饭就一路小跑回家。“从五里街到介福乡,20公里路,中间还有一座难行的山岭,他就这样跑一段走一段,每天都回去。”孙建斌说,当时住宿的学生如果没在学校吃饭,那饭钱是可以省下来的。当时他就是为了省下点饭钱买猪崽给母亲养,养大了卖钱换学费。
中考填报志愿时,为了早日毕业找份工作分担家里的经济,林俊德三个志愿填的全是中专。“后来他的物理老师陈锦择知道这事了,非常惋惜,极力劝说他一定要考高中,将来读大学,才能真正摆脱贫困。”所幸,在老师的劝说下,林俊德改变了主意。195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永春一中高中部毕业,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开学时,林俊德从介福乡信用社借了50元,并得到永春一中20多元的路费资助,才得以踏上异乡求学之路。
感恩年轻时受教育
回母校向老师一一敬军礼
“后来他每年回乡都会去母校看看,小学或者永春一中。”孙建斌回忆说1990年,林俊德回乡的第三天专程到永春一中看看,学校老师进行座谈。座谈之后,他庄重地向老师一一敬礼,以示感恩。2002年8月,永春遭受暴风雨侵袭,损失惨重。林俊德十分挂心,当他惊悉化学老师刘诗燃在湖洋美莲村的房子也受灾的消息时,当即托孙建斌将3000元带给刘老师,帮助刘老师重建家园。
“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孙建斌记得,这是林俊德在回访母校时常说的话,他认为自己有今天的成就和当年母校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他这个人感恩,而且非常有礼貌。我给他寄过一些家乡的小报,有过几次书信往来,他就每年都从实验基地给我寄明信片。”孙建斌说。
现在,在永春一中,还珍藏着林俊德、黄建琴伉俪赠给母校的珍贵的礼物:一盒中国核试验基地“参加中国核武器试验”纪念金币六枚。这六枚金币是颁发给参加核试验科研人员的最高奖赏和珍贵纪念。林俊德、黄建琴伉俪在茫茫大漠四十余载,一起参加了“两弹”科研这项伟大的历史革命。纪念金币他们自留一份,另一份则赠给了母校。
【责任编辑:赖闽荣】
苏仙区森防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
和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铜川市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全部组建挂牌
同心同德开启新征程 履职尽责实现新作为葛爱美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中共一组讨论
聚鑫生物科技被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
永春籍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 获全军挂像英模荣誉
如皋交通“一卡通” 惠军惠民惠残“全覆盖”
青岛峰会:扬帆再远航 开启新征程
菩萨庙镇人大代表视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市教育局组织开展教育通讯及舆情培训会
我市新增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省扶贫办看望松滋扶贫干部刘志勇送去组织的温暖
刚刚!盐城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市委常委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榆次区“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
戊戌狗年传统手工灯笼在宝鸡火了
惊险!梅陇一小孩贪玩头卡阳台水泥栏杆....
推动矿业绿色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纪念第49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在湖州市仁皇山公园举行
吃完罐头高速上随手一丢击中后方宝马车 司机竟扬长而去
泸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泸市国土资告〔2018〕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