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质量“进化论”

    提 要
    自2003年首获全国质量奖以来,茅台集团始终坚持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道路,接连斩获大奖无数。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示了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名单,茅台集团以“传承时代匠心,铸就卓越品质”的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也是白酒行业首次入选这一奖项。
    是什么原因让茅台一再进入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的殿堂?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给出的答案是:“怀匠心,践匠行,做匠品,百年如一日精耕细作,方才铸就茅台品牌这一‘国酒之魂’。”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不管是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茅台还是今天的茅台,品质始终如一。茅台人坚守质量第一的理念和酿造高品位生活的初心从未改变,变的只是在继承质量理念基础上的制度和理论创新。
    质量是根,品牌是魂。茅台人用整整一个世纪的坚守,书写了一份东方企业的成功案例,缔造了白酒行业的品质标杆,成为中国民族工业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典范。
    坚持“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和“视质量为生命,以质量求发展”的理念,让茅台获得了市场的尊敬。
质量第一:茅台人血液里不可改变的性格基因
茅台酒用最好的原料——红缨子高粱。
    沐足了阳光之后的红缨子高粱,颗粒变得坚实、饱满,这是茅台酒最好的原料。
    在制酒十二车间里,蒸汽氤氲、白雾弥漫。从酒甑里缓缓流出的是微微带着酸香味的新酒,酒师轻巧地把新取出的酒在手中一捻,说:“可以取酒了。”
    六轮次酒生产正当时,工人们严格遵照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工艺,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最后酿造出飘香扑鼻的茅台酒。
    在茅台,一个千年不变的鲜活灵魂,便是酿酒匠人世代传承的对这一缕酱香的品质坚守。
    长期以来,茅台始终坚守“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的质量理念,坚守“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今天茅台员工常把“四个服从”挂在嘴边,即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和效益服从质量。
    而茅台人对于茅台酒质量的苛求,则表现在整个生产的全过程。例如:对粮耗与产酒的比例,始终不渝地坚守“5公斤粮食生产1公斤酒”的铁律。公司与车间班组签订的经济责任制中,不设超产奖,只设质量奖。
    如果细心翻阅最新版的茅台集团史志,通过那些细小的历史碎片回放茅台过去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任何一位观察者都会对这家大山深处的企业对质量的坚守给予赞叹和喝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国家轻工部两次派出工作组,提炼出茅台酒传统工艺的14项操作要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茅台通过10余年潜心研究、上千次试验,制定了指导茅台酒生产的茅台酒企业标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茅台酒厂学习和借鉴国外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在质量体系上贯彻iso9001国际标准,为茅台酒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1年又在企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标准,从根本上保证了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实现了直觉勾兑向科学组合勾兑的演进;
    2005年,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成立了食品安全小组haccp,确保了茅台酒及其系列产品的食品卫生与安全,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信誉度;
    ……
    “墨守成规”的工艺坚守和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坚守,早已成为茅台人血液里不可改变的性格基因。这里的工人对产品的工艺和质量要求,近乎苛刻。
    茅台员工至今还流传一个经典往事。
    那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一次包装车间包装好了一批成品酒,有5000多瓶。检验中心抽查,发现一瓶酒内有异物,返工吧,浪费很大;不返工吧,怕别的酒瓶内也有异物,造成影响。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于是请示当时分管质量的副厂长李兴发该怎么办。
    李兴发马上电话请原党委书记兼厂长邹开良到现场,邹开良听后说:“我们的方针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服从质量;效益与质量的关系,还是服从质量。李兴发同志分管质量工作,按他的意见执行”。李兴发立马指示:“不管损失有多大,都要返工重来。要认真吸取这次事故的教训,对直接负责人要给予处分。”
    放弃5000瓶茅台酒,赢取人心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坚持“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和“视质量为生命,以质量求发展”的理念,终会获得市场的尊敬。
    从1951年到现在,正是凭借这种特殊的企业精神,使得茅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艰难岁月,完成了面向市场的深刻转型,锲而不舍,步步为营,从籍籍无名的贵州土特产,成为全球烈酒股票市值第一、单品销售额第一的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
    顺天敬人:“茅台匠心”质量管理模式新诠释
    百余年前,茅台酒漂洋过海获得举世瞩目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让“茅台”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骄傲。
    百余年后,沧桑巨变,茅台从昔日的小作坊发展成今天的大集团,唯一不变的是茅台人那一份对质量的尊重和执着。
    2017年10月12日,茅台集团启动新一轮全面质量提升计划,任命了以总工程师王莉为首的7名首席质量官,此举在白酒行业尚属首次。同时,还向47名一、二、三级酿造师颁发技术职务聘书,涵盖了制曲、制酒、品酒、勾兑等茅台酒生产酿造各个环节。
    茅台首席质量官工作机制包括首席质量官负责制、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质量管理事务问责制等内容,按照“从上至下,层层分解,全员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质量安全控制“逐级负责制”,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对质量的坚守,一直是茅台人一脉相承的信仰,作为首席质量官来说,更是要把对质量的坚守作为一种刻进骨子里面、融进血液里面的东西。”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说。
    “坚持弘扬工匠精神,造就工匠队伍。”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说,茅台着力把一线职工的操作技能进步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让一线员工个个是能工巧匠、人人是酿酒达人。
    2017年,茅台以申报中国质量奖为契机,基于茅台传统酿造“顺天应人、因势利导、因时而动”的精神内核,立足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基因和传统工艺,对历经多年发展的质量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再提炼,形成以“顺天敬人”为主旨的“茅台匠心”质量管理模式新诠释。
    “顺天”,既是尊重自然、顺应天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也是坚持传统酿造法则,35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不敢俭省、不敢疏漏、不敢马虎;更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大政方针,顺应呼应经济、社会环境变化。
    “敬人”,是始终尊重和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从领导层“创新开拓、开放包容”的企业家精神,到管理和技术骨干的“求真务实、执著坚守”的敬业精神,再到基层员工“专心专注、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以一颗匠心积聚各层级力量,形成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是茅台多年来能够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也是未来茅台长远发展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一往无前要走的道路。”李保芳说。
    在以“顺天敬人”为主旨的“茅台匠心”质量管理模式的引领下,茅台质量管理制度和体系更完善,从而实现了质量全维度的稳定提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很好地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
    从最开始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到今天在质量管理软硬件建设、食品安全四大平台建设、质量过程控制等方面精雕细琢,茅台质量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规范和提升的过程——
    采购质量:严守严控,坚持零容忍。
    对进厂原辅料、包装材料,实施采购前抽检、进厂前验收和使用前检验三步结合的监控模式,确保批批检测覆盖,同时大力推行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检验体系,始终坚持对质量问题“零容忍”,编织进厂物资质量监控的“天罗地网”。
    过程质量:崇本守道,确保过程受控。
    严格以生产作业指导书为基本准则,按照工序质量控制标准,科学调度生产计划,严格执行工艺标准,系统分析、识别关键质量控制点,定期监督检查,确保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处于稳定受控状态。
    产品质量:全面控制,力保百分百。
    从包装前批批检测、包装过程线上抽检到入库成品的综合性监督抽查,再到按照酒体感官品质、理化、食品安全、风味轮廓相似度等进行的全指标检测监测,实现产品品质的全过程、全指标、全批次监控,确保出厂产品100%合格。
    服务质量:客户至上,优化流程。
    建立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必要资源,及时处置客户质量咨询、投诉,实施质量改进,不断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18类322个管理标准和14类202个技术标准,实现了茅台酒生产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茅台酒始终如一的卓越品质。
    首席质量官制度、质量例会制度、质量巡检制度、质量约谈制度等,构建形成了层次分明、职责明晰、沟通有效、反馈及时的集团质量管控工作机制。
    茅台所有规章制度里面,有关质量保障体系的条款最多、内容最细、要求最苛刻。对品质的执着,已成为茅台人的一种信仰和根植内心的质量文化。
    茅台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三十周年优秀企业特别奖”等荣誉,更于2003年和2011年两次荣膺“全国质量管理奖”,2016年获贵州首届省长质量奖,今年又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进一步巩固了茅台在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地位。
    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成为茅台人对质量孜孜不倦追求的最好注脚。
    大质量观:推动茅台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17年,茅台超越帝亚吉欧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酒品牌。今年,全球知名品牌研究机构华通明略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茅台的品牌价值达到2128亿元。
    茅台酒能在行业鳌头站稳脚跟,其关键就在于好的品质和品牌。据了解,茅台酒今年上半年基酒入库合格率达到99.99%;制曲、制酒工艺受控率分别达99.34%和99.73%,生产工艺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系列酒表现也一样突出,基酒合格率为100%,包装灌装计量合格率100%、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99.99%。
    可见,茅台集团对质量的苛刻已经达到了以万分之一的单位来计算的程度。
    “国酒人从来视质量为生命,因为我们生产的每一滴酒都代表中国!”一位茅台员工骄傲地告诉记者,“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继承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血液中。“‘质量至上’已成为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和永续经营的主题”。
    “质量是茅台的立身之本,不可有丝毫疏忽和懈怠。”8月30日,李保芳在茅台集团2018年“质量月”活动启动大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深入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始终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把茅台这个民族品牌做得更过硬、更响亮、更强大。
    李保芳说,茅台集团开展2018年“质量月”活动,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质量月”活动平台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改进和提升质量水平,增强公司质量优势。
    “我们所有人,不论是在一线生产工作的,还是机关做后勤服务的人,都要有‘质量第一’的思想认识。要树立和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岗位胜任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水平,全力把工作做到极致、做出水平。”李保芳说。
    据测算,一瓶普通茅台酒从投料到出厂需要经过35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平均每批茅台酒就有8158人参与了直接制造和质量控制。可见,茅台的产品质量不是一个部门的事,也不是一个岗位的事,而是贯穿于茅台酒生产全过程,来自于每一位员工对百分之百完美质量的努力和追求。
    “质量指的是‘大质量’,要广义全面地看待,不要狭隘理解。”在李保芳看来,全面构建“大质量体系”,不仅要高度关注产品质量,还要延伸到决策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工程质量等各个领域。
    今年5月15日,茅台集团召开2018年第五次党委会,讨论通过了茅台研究院、“五大管理委员会”与“工艺技术攻关小组”的组建方案。
    “茅台人不能依赖过往的思维,刻舟求剑、原地打转,而是要开门纳谏,开放包容,虚心求教于社会各界。”李保芳说,茅台研究院将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推进、高水平建设的思路,立足公司、面向行业,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积极借鉴国内外企业智库有益经验,最终建设成为一个与茅台品牌相匹配,在省内具有支撑作用的一流骨干智库、在白酒行业具有引领作用的一流领军智库、在全国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流知名智库。
    成立五大委员会的最根本目的,则是要提高效率、科学决策,防止权力过于集中滋生腐败。据了解,五大委员会涉及市场、投资、品牌、公关推广、物资保障等五个方面,涵盖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与关键环节,强化了权力约束和监督。
    显然,无论是成立茅台台研究院,还是组建“五大管理委员会”,都是茅台着力提高决策质量的一个尝试。
    而组建的“工艺技术攻关小组”,除公司现有高管、一线工匠大师及院校专家外,还有季克良、吕云怀等白酒行业老前辈,为茅台集中组织开展生产技术攻关,化解生产技术难题,扎实抓好产品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今天茅台人对质量的坚守和创新,早已跨越对产品本身质量把控的局限,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茅台发展的大质量观。
    茅台人把赤水河比喻成自己的眼睛,说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赤水河。感恩赤水河、守护赤水河,已经成为茅台3万多员工的共识与责任。
    从2014年起,茅台集团连续十年累计出资5亿元作为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补偿资金,用于赤水河保护事业。
    今年6月,由茅台发起,赤水河沿线四家酒企以及中央电视台共同参与的“走进源头·感恩镇雄”活动在云南镇雄举行,活动现场捐赠2400万元支持当地百姓脱贫攻坚。
    除了现场捐赠之外,茅台还将在相关乡镇分三年种植竹林、建设垃圾处理池、修建清洁厕所、资助贫寒学生。镇雄之行,除了助力赤水河源头的脱贫攻坚外,更意在多方合力,构建赤水河流域立体生态保护圈,促进形成共抓大保护格局。
    “作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化的最大受益者,茅台在中国酿酒企业中,对于生态保护的措施最为严格,投入力度也是最大,投资总额数十亿计。”李保芳说,
    过去几年,茅台集团主动融入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大局,以最大的力度,开展赤水河生态保护,扎实推进生态建设。
    绿色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落脚点,仍是茅台酒的品质。
    “抓品质、树品牌是头等大事。”李保芳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把品质和品牌,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和任务,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持之以恒抓品质、树品牌,不能有任何摇摆和疏忽。只要传统工艺能坚守、品质能保证、品牌能巩固,茅台就会立于不败之地。(李勋 尚钰淞)

2家佛企入围2017年度省政府质量奖获奖初选企业公示
谭伟文同志开展河涌治理巡查督导工作
唐山市交通运输局举办热线员业务技能综合考试
我市深化推进事业单位和国企公车改革
智能化上袋封包机械在瑞康饲料公司投入使用
茅台质量“进化论”
奋力推动新时代宣传工作不断向前
“跟党走70年无怨无悔” 88岁独臂老英雄的硬汉人生
刘海军在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暨中秋国庆期间安保维稳工作部署会上强调全面对标反馈意见抓好整改 持续维护假期平安和谐大局
【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众“智”成城】阳城县寺头乡党委书记李瑞良建议:创新模式推动蚕桑产业发展
洪雅县举办2018年第二期农村残疾人电子商务培训班
洪雅县七里坪镇授牌授印大会召开
农村电商让海口土特产“e路”畅销
大额存单利率上浮广受关注年息超4%直逼理财产品
澧县澧澹司法所开展五月农村法制宣传月活动
浏阳市住建局组织召开混凝土搅拌站整治工作督办会
黄石市职业病防治宣传周主题活动启动
黄石市铁山三小附属幼儿园别样毕业礼 点亮欢乐童年 新翼展翅腾飞
服刑完毕不能抵消交罚金
西安地铁首次成立公共文化咨询“智库” 贾平凹等9名“大咖”受邀成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