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打造“智能文化家” 服务40万产业工人

  高“颜值”的阅读环境、高科技vr体验、多功能活动中心……7月24日,由狮山树本产业家园改造而成的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正式对外开放,当晚进馆即达1065人次。与此同时,维尚家具、雪莱特光电等首批11家企业文化家园示范点获授牌。一系列的行动,标志着佛山高新区在开创“佛高区(狮山镇)—产业园区—企业”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佛高区(狮山镇)作为佛山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以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其构建的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为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创新样本。
  针对企业数量大、类型多,产业工人群体庞大、文化需求多元等特点,佛高区今后将采取“企业自建+园区配建+镇街辐射”方式,着力构建“1+4+n”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佛高区(狮山镇)公共文化设施向产业园区员工开放,打造“文化家园”,为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载体崛起
  智能文化家开馆丰富活动引人流连
  走进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一楼大厅左边的图书馆格外引人注目。优雅的阅读环境、智能化的服务吸引着众多企业员工带着子女前来体验。“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书,很好看。”狮山博雅学校六年级学生户文豪告诉记者,他是在智能文化家参加狮山镇流动党员子女夏令营的时候发现这个新图书馆的。
  户文豪的父亲户正伟也坐在图书架下的木质阶梯上,拿着一本《三国的人生智慧课》专注翻看。“我很久没有看过书了,这里文化氛围很好,设备先进。”户正伟说,他来自河南,在附近的企业工作已有16年,“智能文化家暑假既有全天免费的夏令营,又有像家一样的美好环境,以后要常带孩子来这里。”
  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藏书7000多册,线上电子书3000册,类目齐全,每个月更新一次,并与佛山市图书馆共用一套借阅系统,市民可凭身份证或借阅证来免费借书。
  “再也不用花一个半小时坐公交去南海图书馆借书啦!”松岗中心小学教师陈明珍高兴地说。她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电子借阅屏幕上扫码下载“移动图书馆”,一大批图书立即分类引入眼帘,“太方便了,不用花时间借书,也可以少花钱买书。”
  馆内的vr互动体验、智能白板也让不少产业工人觉得新鲜。“这次我看的是《海底世界》,里面的鱼都很逼真。”佛山市谷思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曾加娜说,“我之前的娱乐就靠一部手机,现在来这里发现了更广阔的天地。”
  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工作人员介绍,vr一体机像一副眼镜,里面有生物、物理、科普等60多个视频资源,近视在800度以内的市民都可以经过调试正常观看。
  “图书馆里还配置了电脑和钢琴。”狮山文化站工作人员竺正林介绍,附近有不少大中型企业都成立了产业工人合唱团,有了钢琴,他们就可以在这里排练,让音乐滋润业余生活。
  全方位构建“精神家园”造福辖区产业工人
  据了解,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服务面积4100平方米,覆盖园区企业约200家、产业工人约20万人,馆内各项功能丰富,设创思驿站、图书馆、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心理咨询室、多功能室、小候鸟驿站、培训室等10个功能室,是佛山市、南海区、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三级政府合作共建的智能自助文化服务空间,具有科技时尚、文化浓郁、温馨如家等特点。
  “我们还会根据员工需要,在功能室不定期举办咏春、水彩、尤克里里、瑜伽等各类培训班,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竺正林说,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还与11个专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多项企业员工社会服务,包括和谐劳资关系、企业公益社团及文体活动、社区志愿服务、心理疏导、关爱职工及亲子家庭服务等,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实现了“文化+”,促进产业工人与当地社区的“共建、共享、共融、共治”。
  “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的开馆只是一个起点,今年年底前,佛山高新区还将新建3个产业园区智能文化家,一起服务佛高区40多万产业工人,全方位为他们打造‘精神家园’。”狮山镇委委员、团镇委书记关钧宜表示,佛高区正在构建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让企业员工就近享受智能化、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
  关钧宜表示,智能文化家将采取“企业自建+园区配建+镇街辐射”方式,以梦、动、创、智、学为主题元素,顶层设计“青春π”文化品牌,全年开展1500多场系列活动,着力构建“1+4+n”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佛山高新区(狮山镇)公共文化设施向产业园区员工开放,打造“文化家园”,形成完善的“佛高区(狮山镇)—产业园区—企业”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
   企业建设
  首批11家企业获授牌成为文化家园示范点
  在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开馆仪式上,维尚、雪莱特、燕京、福迪、华兴、华鸿、爱信精机、坚美、联邦、群志光电、亿合门窗等11家佛山高新区企业文化家园示范点获授牌,这些企业的员工足不出企即可享受精准的公共文化服务。
  首批获授牌的示范点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全面布局、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得比较好的企业,它们有的是上市公司,有的是台资企业,有的是本地著名企业,有的是南海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既有员工几百人的企业,也有1万多人的规模企业,分布在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内的官窑、小塘、罗村、大圃4个片区。
  7月25日下午3点半,记者走进广东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文化家园。在二楼的多媒体会议室,30名广东燕京员工子女正在排演话剧《从现在开始》,演绎一段森林王国里不同动物轮流做大王的故事。“里面的角色是我们上去演讲竞选出来的,我在里面演袋鼠。”桃园小学学生汤梓轩说,“这里比呆在家里有趣多了,我还学了弹尤克里里,夏令营结束,这把尤克里里还会免费送给我。”
  7月23日至28日,广东燕京文化家园举行为期5天的职工子女免费夏令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舞蹈、尤克里里、话剧表演、编织中国结、主持礼仪等。“我们早上8点前把孩子交给老师,下午下班来接就行了。”广东燕京员工廖学贵来自广西贺州,今年他把两个读小学的儿子都接过来参加公司举办的夏令营,“公司的文体设施也很完善,下班后我会带着孩子打打羽毛球和乒乓球。”
  走进广东燕京的宿舍区,这里的文体设施令人目不暇接,室外有篮球场、足球场、广场舞活动区、健身器材区,室内有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健身房、综合阅览室、兄弟欢唱ktv、兄弟餐吧等,一到下班时间,各个场室热闹非凡。
  记者来到综合阅览室,发现这里有近千册书,品种多样,老少皆宜,仅儿童书就有200多本。“我每天都会来阅览室看一小时书,年轻人要励志,通过看书给自己打‘鸡血’,工作更有上进心。”广东燕京“90后”员工马超说,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会去健身房,或者叫上要好的同事到“兄弟欢唱ktv”唱唱歌、喝喝啤酒,“啤酒1元1支,ktv房唱歌只要20元一小时,便宜!”
  形成“一分钟文化圈”员工就近享受服务
  “文化家园为我们近九百名员工打造了一分钟文化生活圈。”广东燕京工会副主席蓝婷婷说,在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狮山镇官窑社会管理处等各级的关心和支持下,广东燕京投资建设了“智能文化家”,为职工搭建便捷的文化生活平台,员工一下宿舍楼就是功能丰富的文化场室,“综合阅览室和健身房24小时开放,我们还在办公区和宿舍区各设置了一个流动图书站,每个图书架有300册书,方便员工取阅。”
  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广东燕京还开展了“阅读·悦读——广燕有为青年阅读奖励计划”活动,100名职工分别获赠一本自行挑选的图书。活动当天及日后,员工可将个人图书带到活动现场或者公关部办公室登记后,以图书共享的形式来换取图书。“为了鼓励员工共享图书,我们还特意制定了激励办法,每季度评比一次‘广燕有为阅读共享之星’,共享书籍数量多的前两名,获赠价值50元的书籍。”广东燕京团支部书记吴泽程说。
  广东燕京基于新成立的“智能文化家”平台,鼓励职工自发组建兴趣社团并予以资金和场地支持,目前登记在册的职工兴趣社团有5个,分别为燕之灵舞蹈社团、战狼篮球社团、健行户外社团、京羽羽毛球社团、燕京党群志愿服务社。“近几年,公司员工子女很多进入学龄期,今后我们举行的文化活动将立足于员工及其子女都能一起参加,让员工对公司更有归属感。”蓝婷婷说。
  狮山文化站站长李韬表示,今后将为企业文化家园示范点配置更多的智能文化设施,并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式送培训入企业,今年的梦工场培训企业数将达到32家,送入的总课时数为275节,培训课程包括爵士舞、街舞、交谊舞、小品话剧、瑜伽、主持演讲、烘焙、化妆及形象提升、合唱、朗诵等,受培训的企业员工将达到700多人。
  模式探索
  建“1+4+n”服务体系为文化建设提供样本
  产城人高度融合、制造业高度聚集的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其常住人口超81万,其中产业工人超过一半,他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社会服务、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都有着迫切的多元需求。
  2017年,佛山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4亿元,全国综合排名前进至第29名,成功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一流的高新区需要有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佛山高新区构建‘1+4+n’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要有精神,二是要有文化,最后还需要有家的温暖,这几个元素是我们将来极力打造的。”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狮山镇镇长黄文富表示,希望通过“企业自建+园区配建+镇街辐射”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完善和提升产业工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更多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实现以文促产、文园相融,为佛山高新区争创全国高新区20强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助力佛高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综合性文化服务、共享和创意平台,“佛高区(狮山镇)—产业园区—企业”三层式的智能文化家不仅能满足产业工人的公共文化需求,其与当地城乡文体设施的交互融合共享,更让优质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遍及佛高区核心区狮山镇每一个角落。
  “产业工人的文化需求与居民有差异,佛高区(狮山镇)构建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为产业工人和居民分别提供精准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在南海其它镇街推广,让公共文化服务遍及南海每一个角落。”南海区文化体育局局长梁惠颜说。
  自今年初以来,佛山持续开展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示范点建设,佛山高新区率先探索出台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建设方案、修订扶持政策,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产业园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政府搭台,员工唱戏。”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新文表示,佛高区(狮山镇)作为佛山产业工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示范点,其构建的“1+4+n”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供了创新样本,“希望今后继续把文化和科技相融合,并通过比较时尚的服务提供给产业工人,在传统的送文化、点菜式的文化服务基础上,提倡在平台上‘做菜式’的文化服务,我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由他们在这个资源平台上形成自己的公共文化产品。”
  “佛高区(狮山镇)—产业园区—企业”三层式圈层交互融合发展模式
  第一层次结构
  正在建设中的南海高新区文化中心智能文化家,以文化辐射、引领园镇融合发展。
  第二层次结构
  佛山高新区智能文化家等产业园区智能文化家,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服务平台。
  第三层次结构
  企业智能文化家,为企业员工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文/珠江时报记者肖坚 通讯员竺正林蓝婷婷吴泽程陈意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消费咨询进市场
“拼命书记”范振喜:31年如一日 只为最初那份“信任”
这是一场夏季狂欢盛宴——六月千山嘉年华欢迎您
如皋:为了骗保,“孝子”带母共赴黄泉
丹徒区举办首届“最美人物”颁奖典礼 弘扬优秀典型 彰显榜样力量
南海打造“智能文化家” 服务40万产业工人
市农业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
延寿县委常委、副县长马文峰开展巡河工作
乐陵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应城12家企业获省“守合同重信用”称号
清远1200户特困家庭收到爱心年货
咸丰廉政微电影《父亲的信》发布两天点击量过3万
特色新村遍地开花秀美雅安等你来
本周是河口桃花最佳观赏期
高考成绩预计24日公布
松北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 打造全市环境最好城区
小安山镇:多措并举加强惠农资金监管
2亿元信贷助力治水人
注意了!太古高速今日起连续10天有交通管制
肖家洞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