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北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 打造全市环境最好城区

雪后的松北,天蓝云淡、银装素裹。在市民广场、“一湖三岛”、文化中心等区域,赏雪的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太美了,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带孩子在市民广场西侧荷花池戏雪的市民王女士说:“空气是清透的,雪是白的,心是亮堂的。”
一组来自哈尔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松北区pm2.5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年均值全市最低,在各城区中生态环境质量最好——优良的生态环境,来自于松北区从点滴做起的不懈努力。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作为生态宜居新城区,松北区始终坚持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对环境的内在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以科技创新、规模生产、生态保护、技术升级等方式,筑起经济转型升级的桥梁,为一方土地筑起绿色发展的生命屏障。
宁可一点一点“啃”掉积雪,也不用融雪剂——
绿水青山从清每一场雪做起
1月8日,一场大雪过后,松北大道、中源大道等松北主要街道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300余台大型清雪设备集体上道,连轴干了三天三夜,将雪清理干净。对一些被车辆碾实的残冰剩雪,清雪工人则用铁铲一点一点地“啃”。“冰棱坚硬难弄,我们经常累得一身大汗。”清扫队员蒋翔英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说。
“如果使用融雪剂,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但付出的生态代价太大。”松北区城管局局长郭启才说,“我们更愿意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用‘笨功夫’一点点啃掉路面冰雪。”
郭启才向记者介绍,我市目前采用的融雪剂多数为“氯盐类”,虽然便于融雪、除雪,但副作用较大。“在融雪剂使用上,松北区不是死算‘成本小账’,而是精算‘生态大账’,不仅找回了‘童年的雪’,更找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企业环保差一点,对生态的危害差的不止一点——
“挑剔”招商打造绿色gdp
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活水源泉”。可松北区对招商引资项目却十分“挑剔”,对一切触碰生态保护“红线”的项目一律说“不”——不管有多大效益,只要对环境有污染,就不能发“准入证”。
2017年4月,国内一家知名制药企业集团东北区域负责人主动来松北区洽谈,计划投资4亿元在科技创新城产业园内购地建设区域总部基地。“企业在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带动就业等方面都作出了承诺,还保证生产工艺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不会对地区环境造成污染。”松北区招商和产业促进局局长郑向东说,当时,为慎重起见,松北区专门聘请了业内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因环保有瑕疵,最终还是“忍痛”放弃了这个项目。
据松北区招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主动到松北区投资燃煤发电、水泥、原料药、规模化畜禽养殖等高耗能、重污染项目的企业不止一家,其中还包括一些产值可达10亿多元的项目,都被松北区“拒之门外”。
为什么放着到手的钱不拿?松北区给出回答:其实放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艰难的抉择,有些企业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好,就是在生产废水无污染处理上距环保标准有差距。但现在差一点,对子孙后代的危害可就不止一点了。我们要合理开发松北,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金沙。
“不可否认,这样的举动会让招商引资的总体数量减少一些,但引进项目经过筛选,才更符合绿色gdp的要求。”一年过去了,郑向东很高兴地谈及这些改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大批知名品牌已经落户松北区。同时,松北区每年招商引资数据在全省的排位不断提高,并在今年的全省招商引资质量综合考核评价排行中,名列前位。
在松北区的招商引资规划中,环保具有绝对的“一票否决权”。“只要不涉及污染环境的,一切都好谈,如果会影响生态,一切免谈。”郑向东说。
坚持“不移树”“慎填湖”“林成片”生态规划原则——
保住一片林要比多建一栋楼有价值
松北区城市绿地率达50%,城镇人均绿地是国家标准的5倍,蜿蜒的松花江和万顷湿地美不胜收——既然生态是最大的优势,松北区就要将这种优势放大到极致。该区确立了“不移树”“慎填湖”“林成片”的生态规划原则,保护城在绿中、水在城中的生态景观。
“从城市环境上看,保住一片林要比多建一栋楼有价值,”松北区规划局一位负责人介绍说。在进行广信新城小区规划时,小区后面有一片生长多年的树林,在最初规划时,这片树林要被砍伐,在论证阶段,决定保留树林,修改原规划。
如今,广信新城小区被评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这片居民区内的树林将成为小区居民的花园。每个清晨,居民们拉伸着筋骨,也以好心情拉开一天的序幕。
在一些城市修建“快速路”时,松北区反其道而行之,发挥遍地绿色的地域优势,专门设计修建了“慢行道”——自行车线路、步行线路、游览公交线路、游船线路,增加城市生活休闲区域,真正体现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
铁腕治污“增绿”“护蓝”——
幸福松北尽展眼前
践行绿色生态发展战略的同时,松北区生态产业集聚区各领域的企业也面临着行业内外的双重压力。在梳理各产业是否合规,各项排放指标是否合格的过程中,松北区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将那些存在重污染的企业一股脑儿地“请出去”,而是以铁腕治污倒逼转型升级,帮助这些企业在新常态下华丽转身,生存得更好。
“通过治污完成了转型升级,我们愿做第一家‘吃螃蟹’的企业。”负责松北区供热的捷能供热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本兴说。
2017年10月,捷能供热公司自掏腰包3300万元建成我省首条过江供热管线。该管线长4.5公里,从松北供热中心延伸至太阳岛风景区。“过江管线投用后,太阳岛风景区内的两个临时供热锅炉房就转为备用锅炉,景区不再受烟尘的污染。”不仅如此,捷能供热还先后投入近8000万元,用于扬尘治理,以及地下储灰池和封闭式储煤场的建设等。
铁腕治污政策使城区污染源持续减少。全区47台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完成拆并;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黄标车淘汰任务;秸秆禁烧管控效果明显,禁烧期内实现卫星遥感监测零火点;占道烧烤零审批,清理取缔经营性露天烧烤摊点347处,劝离露天烧烤市民近万人次;全年规范拉运车辆210台,处罚车辆68台……
“如今,绿色和生态已经成为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需要、新期待,生态环境也成为衡量幸福生活指数的重要因素。”市环保局松北分局局长徐鹏明说,近年来,松北区一直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从建区到2017年底,松北区共新增绿地近3000万平方米,仅去年就增加12.6万平方米。建设了两个新区公园,规划三个公园,并实施街角绿化工程、城市绿化美化等多项工程。
一个碧水蓝天的幸福松北,尽展眼前。

清远1200户特困家庭收到爱心年货
咸丰廉政微电影《父亲的信》发布两天点击量过3万
特色新村遍地开花秀美雅安等你来
本周是河口桃花最佳观赏期
高考成绩预计24日公布
松北区坚持绿色生态发展 打造全市环境最好城区
小安山镇:多措并举加强惠农资金监管
2亿元信贷助力治水人
注意了!太古高速今日起连续10天有交通管制
肖家洞游记
冯境城王德成参加丝路沿线旅居养老城市文化嘉年华开幕式
全市扶贫脱贫驻村工作动员会议在青龙召开
丹江口培训农村电商指导员200余人
郑州市河道工程管理处召开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深圳拟实施“十大工程”擦亮“深圳蓝”这张城市名片,这些行动值得你期待
郑州地铁开通不满5年 累计载客量破7亿人次
怀远县农机局赴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地瞻仰学习
中共莆田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宝安区新安举办首届社区公益达人大赛
苏州常熟一女子重男轻女长期家暴 打死8岁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