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初夏的烈日,和着新时代的清风,“世界读书日”如期而至。物换星移,岁月峥嵘,“全民阅读”一晃在中国已经走过12年。回望过去,阅读普及率的逐年上升可圈可点,展望未来,人均阅读量提升有限、深度阅读不足等“瓶颈”也横亘在前。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还是民族精神的薪火相传,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托举力”——深度阅读。
迈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文化已经成为国家和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软实力。走进新时代,文化也是我国未来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阅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积累文化、丰富知识、提升文明不可或缺的途径,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工作,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四年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书是文化的传承,文明的记录。书中包括了极其丰富的哺育人类文化的养分,书读得越多,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往往会更上一个层次。
就个人而言,多阅读,会去浮躁,去庸俗,去狭隘,去浅薄,会增知识,增见识,增涵养,优化气质,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地。对于国家而言,阅读能扩宽民族精神的深度和广度,更能凝聚起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一骑绝尘的磅礴力量。揆诸现实,从纸质延伸到荧屏,从主流媒体的独当一面到自媒体的遍地开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令人欣喜的同时,也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浅阅读”时代。一个“刷”字尽显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便捷,也诉说着对深度阅读匮乏的无奈,静静地阅读,仿佛已成为很多人的奢望。如何摆脱停留在“浅阅读”的困境?如何让阅读与娱乐相得益彰?如何让深度阅读助力文化传承?“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处在知识泛化的当下,唯有拉直这一个个问号,才能书写文化强国的感叹号。
屹立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深圳令人瞩目的发展历程背后,是不断汲取知识养分、积蓄精神力量,为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动能的文化涵养。作为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以及引领全民阅读风气之先的“坚守者”,深圳也是国内首个设立读书月的城市,自2000年起就开展了以读书月为代表的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深圳读书月走过第18个年头。全民阅读、深度阅读早已成为深圳的文化名片,让书香弥漫全城,是“一座城市高贵的坚持”。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阅读对我们来说,应该如同每天洗脸一样成为习惯。让深度阅读真正成为传承文化的动力泵,涵养“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的阅读气质,追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境界,我们定能在民族文化的生生不息中行稳致远。
五一汽车票预售较多 需提前预购
首批街巷、小区道路洁净度考核排名结果出炉
别了,和平路烧烤园!
哈院张明哲在全国青年医生手术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
市委副书记王智慧出席庆 “六一”争当 “新时代好少年”暨 “最美家庭” 助推“双创双建”工作启动仪式
让深度阅读成为传承文化动力泵
改出“新房” 暖了“心房”
树典型多宣传 提高村民环保意识
2018高考各地志愿填报时间来了 这些事要注意
旺苍县打造政策“引擎”牵引食品建材高速发展
这领域将成下一个国民支柱产业 八万亿金矿待挖
西堤南路被旅游大巴占道停放 市民和司机期盼对策
“五一”小长假头两天韶山接待游客18.75万人次
民警调解纠纷案 巧妙识破吸毒男
群众反映:电信宽带问题
小偷用“缩骨功”钻卷闸门与地缝隙 监控全程记录
宜章县:干群齐心植树添绿开新篇
闫淑娟到分包路段督导“五城联创”工作
辅导班进盐田外国语学校“拐”人 深圳初三学生遭套路?
建设中的随城桃园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