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苗、挖坑、放苗、填土……6月8日,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的农之源猕猴桃种植基地的20多名工人忙得不亦乐乎。行走在种植基地,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们发展猕猴桃产业,采取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收入这种模式来发展,不仅让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活力,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隆兴村党支部书记施学兵说,连日来,工人们忙着栽种猕猴桃,争取在6月底前完成栽种。
创新模式 盘活集体经济
走进猕猴桃种植基地,410亩的园子里,只见水泥柱、铁丝网密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以前没有产业,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资源、资产一直闲置,对农村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路上,施学兵开始介绍起隆兴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
去年年底,隆兴村开始思考如何盘活村集体经济,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今年年初,隆兴村引进芦山县农之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基地建设由公司牵头,采取“公司+大户+村集体入股”模式,共同经营管理,按照参股比例分红。
施学兵介绍,今年3月买回了幼苗,6月初开始种植,410亩猕猴桃连成一片。目前,第一批猕猴桃苗已经开始种植下地。
在隆兴村,除了新发展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这个“造血工程”,在另一个“造血工程”——隆兴村原生态蔬菜种植基地里,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2亩的蔬菜大棚内,播种下的辣椒种子已经发了芽,正在茁壮成长;春天里种植的西红柿长势喜人,眼下已经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西红柿再有半个月就可以上市了。”施学兵说。
辣椒、西红柿、黄瓜……10多种时令蔬菜装满大棚,附近村民纷纷前来观赏。
“我们把集体经济作为股份,一下就把闲置的资产盘活了,也让公司、农户、种植大户吃了定心丸。”施学兵说。
发展振兴 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浇水、施肥、清理杂草……隆兴村蔬菜基地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干着农活。“去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今年春季种植了一季西红柿,总体看效果还不错。”看着长势良好的蔬菜,想着即将上市的西红柿,工人们脸上全是丰收的喜悦。
蔬菜基地的建设使用,很快带动周围的老百姓和贫困户共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期盼着致富奔康。“村里有些贫困户在基地帮助下也开始发展蔬菜种植,靠销售蔬菜走上了脱贫的道路。”施学兵说。
隆兴村是省定贫困村,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隆兴村将村集体经济与农业生产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发展方向,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业品种,在村“两委”和全村村民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隆兴村完成“人脱贫”目标,2018年将完成“村退出”的任务。
“猕猴桃种植基地于3月启动实施建设,项目建成后,作为隆兴村农民夜校猕猴桃种植的教学实践基地,将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培训,带动隆兴村猕猴桃种植产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隆兴村贫困村退出摘帽和乡村振兴。”施学兵介绍。
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内务工的村民,既能就近照顾家庭,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
“村‘两委’认真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主要是要把产业发展起来,人居环境形象提升起来,确保如期完成2018年脱贫攻坚的任务。”施学兵说,隆兴村向产业兴旺聚焦发力,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增加农民收入。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周代庆
温岭分区热刺激光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
李伟深入包保社区调研文明创建工作
我市召开2017年度市委常委班子成员述责述廉会
清明小长假周边游成主力 长线游性价比高
加快产业升级改造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集体经济入股“造血式”扶贫见实效——芦山县龙门镇隆兴村发展集体经济见闻
承德开展科技活动周集中宣传
何报翔来岳指导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市外侨办认真组织收听收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
香港校园艺术大使考察开封非遗项目
2017年海口市森林防火安全形势稳定
涝时吸水,旱时“吐”水 神奇“海绵路”昨通过暴雨考验
“八一”建军节前夕扶沟县领导慰问驻地官兵
“常青国际”2018保定市彩色周末惠民演出精彩纷呈
长沙市2018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座谈会召开
略阳城区开展清洗防疫 居民生活恢复正常
我市专题调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
“红衫模式”对接劳动力供求双方
游客五人意外落水 青岛两位特勤小伙挺身而出跳海施救
清新:引进创新人才最高可获500万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