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30部队援建育才生态区那会村35亩百香果基地

92730部队援建育才生态区那会村35亩百香果基地,目前已第8次结果采收,鼓了村民和脱贫户腰包
闲置地里结出“致富果”
92730部队援建35亩百香果基地,盘活那会村闲置集体土地,鼓了村民和脱贫户腰包。郑晓强摄
在育才生态区那会村,放眼望去,坐落在绿水青山间的百香果基地里一片枝繁叶茂和丰收的景象。这块92730部队援建的35亩百香果基地已经第8次结果采收,鼓了脱贫户的腰包,甜了脱贫户的心。
▲扶志又扶智▲
让脱贫户生活有明显改善
7月3日,三亚日报记者走进那会村百香果基地。一排排整齐的藤架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绿油油的百香果,这些百香果寄托着53户村民、18户脱贫户的致富期盼。
“这是部队援建百香果基地后,第8次采收百香果,已经采收一个月了,目前卖了1万多元……”那会村党支部书记邓海全告诉三亚日报记者,村民和脱贫户在百香果基地务工,平时主要负责浇水、除草、施肥、管理……百香果的所有收入年底进行分红,今年年底将实现第一次分红。
“白天务农,只要抽点时间护理百香果就行。此外,部队、村委会还派出技术员过来培训,真正做到了扶志又扶智。”村民蒋运福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年底还能有分红,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拓宽就业渠道▲
给脱贫户吃下“定心丸”
半个月前,92730部队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余会涛与扶贫干部为“那会村委会百香果基地”揭牌。
那会村村民耕地少,村里的地大多为坡地、沼泽地,无法成规模种植粮食瓜菜。收入来源少,大多数村民仅以售卖红藤果维持生计。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让村民、脱贫户早日踏上致富路?92730部队扶贫干部与育才生态区反复研究,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并结合种植专家意见,最后决定将那会村山坳间一块闲置多年的35亩集体土地上建成百香果基地。
百香果基地不仅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盘活了村集体闲置地,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让村民和脱贫户吃了颗“定心丸”。
▲推进“长短”结合▲
替脱贫户解除后顾之忧
情系苗寨,精准滴灌。92730部队探索脱贫攻坚“长+短”两条腿走路,助力扶贫户拔掉穷根、摘掉穷帽。
其中,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负责、分管领导主抓、机关协调配合、官兵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以“扶志向、扶产业、扶特困”为扶贫思路,确保扶真贫、真扶贫。
同时,积极考察省内技术优势企业及市场前景,邀请种植专家制定百香果种植方案,筹措资金扎实推进选地、采购、搭架、挖穴、定植等具体工作,替脱贫户解除后顾之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果园管理一系列问题,92730部队专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脱贫户进行培训,重点围绕施肥、灌溉、修剪、防虫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培训。此外,还探索网络扶贫、电商扶贫等多渠道销售模式,帮助那会村村民打开百香果销路……
短期内帮助解决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期内形成脱贫发展路子,长期内具备自主脱贫的能力。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弛而不息、久久为功是92730部队的扶贫姿态。
(记者杨洋通讯员李乙鑫郑晓强)

安徽第一路“颜值”将更精致
暮春播种忙
德安二中开展“六熟悉”冬季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深化校地合作 助力经济发展
毛宏芳会见中电科集团代表团一行
92730部队援建育才生态区那会村35亩百香果基地
台盟浙江省委会调研南湖区行政服务中心
2018年中秋、国庆假期江西高速公路出行攻略请收好
深圳北站开设春运医疗服务点
我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
我市出台全省首个食药执法标准体系
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仲兴所加强效能建设
翠屏区明威镇打造沉香特色小镇带动百姓致富
郑人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巡视整改工作
溆浦司法局:开展乡镇集中法治宣传活动
邢台市两家县级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以高质量发展绘就二道美好新蓝图
武汉为何夺魁“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市档案局到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督导档案安全工作
杨俊辉同志到汉源县调研河长制和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