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效应”催生多彩生态农业


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朱世杰 通讯员 陈光辉 文/摄)作为毗邻大冶城区的金湖街道办事处,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这里既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又有青山绿水的丰厚生态资源,是大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示范区。
  近年来,上冯村、姜桥村的乡村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大泉村、门楼村的休闲采摘产业如火如荼,柯湾村、港岭村的生态种养殖业蓬勃兴起……金湖,这个曾经依赖资源为支柱产业的钢铁重镇,正在以现代农业为主旋律的生态产业转型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大畈搭建起“海陆空”农业体系
  初夏时节,骄阳似火,记者一行来到金湖街办柯湾村大畈,百亩荷塘嫩叶如盖,葡萄园中绿枝缠绕,几台大型农机在田间地头耕作运输,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我们村计划再引进五百万资金,在柯湾大畈已有的葡萄、湘莲、蔬菜种植基地基础上,发展龙虾套养、虎皮蛙等养殖业,并利用山场、荒地建设农庄,发展休闲观光采摘旅游业,让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在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光有着自己的通盘计划。
  据了解,过去的柯湾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没有主导产业,靠种点粮食维持生计。改革开放后,柯湾人走南闯北做手艺,日子有了好转,但田地荒了,村集体经济也是空白。
  2014年,国家征收村里的土地,柯湾手头有了资本。村里一边用这笔钱搞基础设施建设,一边盯着资源优势,引进本村在外务工的能人、老板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广东惠州养猪的柯湾村陈氏兄弟陈志才和陈敬青回乡创办了陈氏兄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创业前期,没有土地,村里帮他们流转,资金遭遇短缺,村里将征地赔偿的120万以入股的形式予以支持。
  四年多过去了,公司现有存栏母猪800多头,存栏肉猪3000多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年上交村集体12万元。目前,公司已成为柯湾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强大支柱,同时培养了一批养猪能手,带动了柯湾村经济的发展。
  产业兴旺是有着“磁场效应”的。村里的柯湾大畈一直荒芜,在外务工的村民柯富贵等人也返乡创业,他们流转土地300多亩,发展葡萄、湘莲、蔬菜生产,注册成立了柯湾村金林种养专业合作社,安排劳动力30多人,年支付劳务工资70多万元。
  “我们村有个年轻媳妇,自己摸索着养肉鸽、土鸡等,一年收入20万呢。”在陈光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了胡琴的养殖场。据32岁的胡琴介绍,2016年,在家带孩子的她萌发了搞养殖业的念头,此举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村委会也决定将山湾庄的一片荒山场,免费给她建设养殖场。
  一没技术,二没经验的胡琴,头一批养殖几乎全军覆没。好不容易肉鸽、土鸡的成活率达到了,又碰上了禽流感,她只好每天提着篮子上街一边叫卖,一边发名片,渐渐地,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越拓越宽。
  目前,胡琴的养殖场有肉鸽300对、土鸡800只,产品远远供不应求。她计划养殖肉鸽2000对、土鸡2000只,销售渠道主要以电商为主。“保守估计的话,年销售总额20万元,应该是没问题的。”
“基地+农户”不让一寸土地荒废
  “虽然搞种植业暂时没有搞古建行业的经济效益来得多、来得快,但我很看好生态产业的前景、潜力,以及它的社会效益。”大冶市茗生本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区,是一座徽派建筑的四合院,雅致清净,古色古香。该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刘靠升在谈及从古建老板转型做农场主时,直言不讳地说道。
  刘靠升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从事古建行业,合作社这块交给他爱人来打理,还有其他几个股东。据他介绍,像他这样在外打拼多年有一定积蓄的古建老板,想回乡从事发展现代农业的不在少数,有的已经在开始行动了。
  刘靠升开始萌生这一念头,是去年和省林科院、省理工学院的专家朋友交流时,他们建议刘靠升回乡搞药材种植,双方可以采取技术+资金的合作方式。经过外地考察后,合作社决定将本地取缔的花炮厂废弃场地利用起来,加上流转周围的荒山、荒地,建设一个大型的药材种植基地。
  目前,基地已种植药材1000亩,主要品种有白芨、郁金、黄精、葛根等几十个品种。常年就近上班的村民达到60多人,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特别是在精准帮扶困难户方面,基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该村党支部书记刘先亮介绍说。
  记者来到种植基地实地查看,大棚里培育的白芨苗圃,已经是嫩绿成片了,移栽区的白芨秧苗更是长势喜人。取水池、化粪池、自动浇水系统,一应俱全。在连片平整的黄土地上,不少村妇在清理杂石、杂草,有的郁金、黄精已经冒出了嫩枝。“再过一两个月,这里将是一片花的世界、绿的海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采取“基地+农户”的种植模式。“像白芨这样的名贵药材种子,一亩需要投入5万多元,一般农户承受不起。”刘靠升介绍说,只要村民需要,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药材种子,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并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待到收成后,药材统一回收,费用慢慢扣除。“这样一来,农户的收成大大提高了,积极性也激发出来了,外出打工的青壮劳力也会回家种药材,不会荒废一亩土地。”
  据了解,整个项目的实施,计划总投资8600万元,分三期建设。“药材种植收成后,我们计划建设加工厂,形成育种、种植、粗加工和产业延伸的上下游产业链,并进一步发展休闲、观光、养生的旅游产业。”刘靠升表示,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八千万元以上,实现金湖地区中草药种植规模达到6000亩以上,将全面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在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金湖地区还将涌现出更多像柯湾村、胡琴、刘靠升这样的村庄和个体农场主。

交通信息:修建立交桥 志成道快速路主路部分禁行
龙子湖区城管执法局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专题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
印尼记者协会代表团来访 与西安日报社同仁展开座谈
视频丨嫌弃档次不够砸了父母买的摩托车去偷“高级货” 小伙出狱几天又落网
【百日攻坚·一线故事】7×24小时365天不间断服务
“磁场效应”催生多彩生态农业
东安县城市客运管理部开出今年春运首张罚单
公安机关表彰十九大安保维稳先进
南明公安分局破获特大传销案 涉案金额十亿元
气象微信群爱心接力助瓜农卖两千斤西瓜
3月佛山制造业重点企业PMI环比升6.6%
中非市长研讨班感受南丰蜜桔文化独特魅力
我市秸秆禁烧工作全面铺开
市造价处召开2017年度信息员会议
景区旅游渐向全域旅游华丽转变
市领导到萝北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西城区召开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调研座谈会
灌南县运管所着力推动运输业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渭南市中心城市区道路(东风大街)提升改造工程施工(一标段)资格预审公告
龙海:吴能顺家庭获评福建省2015—2017年度省级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