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全身长满“大包” 专家:植物自我保护形成的树瘤


大树长满“大包” 杨先生 供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谢冰林)武汉动物园狒狒馆门前有一棵大树,树上长满了疙疙瘩瘩,不少游客好奇,这些奇奇怪怪的“大包”到底是什么呢?记者咨询植物学家得知,原来大树上长的“包”叫树瘤,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市民杨先生说,3日上午,他去武汉动物园游玩,经过狒狒馆时,看到一棵大树与其他树木都不一样,这棵树上长满了大瘤子,看上去瘆得慌。“这些大瘤子到底是什么?这棵树形怪异的大树是不是生病了?会不会传染别的树?”杨先生为此感到担忧。
记者看到,这棵大树的直径约30厘米,高5到7米,树身靠近根部位置长满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肿瘤”,像臃肿的盘龙一般缠绕在树干上,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像圆球。不少游客形容看上去好“狰狞”。这些“肿瘤”的表面上有许多皲裂和小突起,但树枝枝梢的绿叶看上去长势良好。
这些“肿瘤”到底是什么呢?对此,记者咨询了武汉植物园工程师何俊。看过照片后,何俊表示,图片中的树木凸起部分是一种树瘤。树瘤是愈伤组织,在树木受伤后,细胞无性繁殖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不是病毒,更不会感染邻近植株”。
何俊介绍,树瘤的成因有多种,一般可分为外力损伤型与细菌侵染型。外力损伤型顾名思义就是树木接受物理性损伤后(挤压、砍伐等),由于筛管的断裂造成局部营养过剩,而引发的无序性细胞分裂形成瘤状组织。细菌侵染是树木遭遇病虫害或者真菌感染造成的伤口,伤口在自愈的过程中形成瘤状组织。树瘤的出现有点类似于人的皮肤出现伤口后的结痂。
何俊说,希望市民爱护树木,不要轻易破坏树皮,树体受到伤害后、伤口愈合时会形成这种难看的树瘤。

上虞供销备战春备耕主动求变
兴文交警开展新学期校车安全检查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 荣获“全国建功先进集体”称号
又是套路!爱美小哥花5200元美容险遭毁容
日照组织收看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启动会议
大树全身长满“大包” 专家:植物自我保护形成的树瘤
提前避堵合理绕行 泸州公安交警发布2018春运出行提示
汤阴食品产业荣获“四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达茂旗公安局推行“五加”工作举措 积极构建分局执法管理新机制
2017年台州农村居民收支情况
市发改委参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巡查信息系统填报工作座谈会
强化政治意识紧密联系实际 严格落实责任扎实向前推进
市妇联党员干部冒风雪到结对村“走亲戚”
上饶两个地方拟获“国家级”称号,正公示!
嘉善县多举措提升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治成效
了不起!贵溪这群山里娃登上了央视舞台!
北塔区推进食品“三小行业”整治
昭化区“四送”活动筑牢文化扶贫“大格局”
为做好59国入境游客接待工作三亚120余家旅行社接受服务和管理培训
江北新区积极参加江苏省暨南京市第三十一届高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