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15时50分讯(记者 刘岱松 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如果说一座座飞架的跨江大桥是重庆的符号,代表着山城的雄伟壮丽。那么一条条石砌的人工沟渠就是重庆北碚区柳荫镇的标志,彰显小镇的奋斗岁月。
航拍柳荫镇东升村人工水渠。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在北碚区柳荫镇,有14条沟渠穿梭交织在小镇的身体里,向小镇输送涓涓清流。据《柳荫镇志》记载,这14条人工水渠中,东西2条干渠是柳荫的“动脉”,总长12公里,横穿柳荫大地。作为“毛细血管”延伸而出的12条支渠长约31公里,总长在43公里左右,负责将水流输送到小镇的每一个角落。经过多年变迁,不少水渠受到破坏,但仍有不少人工水渠保存下来。
航拍柳荫镇西河村人工水渠。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这些水渠都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修建水渠之前,柳荫镇由于水源匮乏,常年干旱,农作物收成惨淡,农民生活极为贫苦。但柳荫人民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愚公移山”的不屈精神,以“人定胜天”的决心开始了这项宏伟工程。
柳荫镇东升村人工水渠近景。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在那个一切物资匮乏的年代,工人们开山凿石,徒手搬运,历时10年终于竣工。建成后的水渠引来了金刀峡胜天水库的甘泉,深深滋润了柳荫大地,依靠着水渠,柳荫镇成了北碚区农业大镇。
今年9月,北碚区柳荫镇在文物普查中,经实地走访踏勘,发现保存完好的水渠还有30公里。在横跨山涧的时候,水渠会悬空而架,像是一座石拱桥,最高处与地面落差超过50米,是不折不扣的“空中水渠”。
农田上的柳荫镇柳荫村人工水渠,被一片庄稼包围。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而今,科技的发展让柳荫完全解决了用水取水难题,山坪塘、蓄水池和水管已经遍布全镇,就连海拔位置最高的村庄也完美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难题,这14条水渠也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变得干涸,只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只有当小孩子远远望见这个年纪比他们大很多的“石拱桥”时,才会向父辈们打听它们姓甚名谁。
一位女孩漫步在柳荫镇东升村人工水渠上。特约通讯员 秦廷富 摄历史虽已是昨天,却能在柳荫的水渠旁与之真实地碰触。登上柳荫的水渠高桥,瞭望美丽田园和现代乡村,看看承载着劳动人民的伟大工程,不由得想起古诗一句——“石栈通星汉,银河落水渠”。
戎阳到市开发区调研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基层党建工作
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政育人取得新成效
3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双双提升——先行指标显示宏观经济开局良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指导我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
机动车道停车拉客属违法 市民可举报
金刀峡水天上来 北碚柳荫镇空中水渠架起丰收致富路
梅川镇小开学前走访暖人心
年初一青岛38景区纳客超15万 营收同比增10.5%
遂宁大英法院执行110一出手 3年欠款终还清
廖克全到五通桥区调研市级“挂图作战”项目推进情况
江北警方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活动
鸡西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组织开展旅游客运专项整治行动
太平区年产20万吨高谷维素稻米油项目顺利签约
岚山:开展“统计法进校园”宣传活动
40辆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在我市交付使用今年将有500辆应用于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等领域
做儿童药物领军人
湘西州规范州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开展和经费管理
挥毫泼墨筹善款 捐助小沙贫困女孩
扬水上安全之帆为生命保驾护航——青少年水上安全进校园“十百千万”在行动
张家界市首套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正式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