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大会会场外展示的雪豹标本栩栩如生。
昨日,国际雪豹保护大会在深圳开幕,会上发表了雪豹保护的国际概况和发展趋势报告,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专家学者将围绕雪豹保护的五大专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分享经验教训,科学客观分析问题,并将共同研究通过《全球雪豹保护深圳共识》,提出今后各方务实合作的优先领域、合作机制,推动全球雪豹保护国际合作更上新台阶。
该会议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李春良,广东省副省长叶贞琴,以及广东省林业厅厅长陈俊光,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监事长张习文,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马建章,国际雪豹保护行动计划(GSLEP)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克斯通·沙马,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兼首席执行官卢思骋等出席大会。
李春良在开幕式上介绍了中国政府在雪豹等野生动物保护领域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中国作为雪豹栖息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制定了《中国雪豹保护行动计划》,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监测和基础研究,健全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基层保护站等多种形式的雪豹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体系,开展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加强执法机构能力建设,开展多层面国际合作。特别是从2017年起,中国在已建的26个雪豹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从更大空间尺度上对雪豹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采取严格保护措施。他呼吁各国政府加强对雪豹保护的关注和投入,也诚挚希望国际社会对雪豹分布国予以充分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雪豹这一雪山精灵摆脱濒危局面。
叶贞琴表示,广东地处南亚热带,虽然没有雪豹,但是一直高度重视以雪豹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保护,希望通过共同主办此次会议,为雪豹保护和科学研究贡献一份力量。
刘庆生说,深圳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以宣传保护雪豹为契机,做好深圳本土各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将深圳打造成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模范城市。
来自中国、阿富汗等12个雪豹分布国的政府或专家代表,自然保护区以及全球雪豹及其生态系统保护行动计划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雪豹保护信托基金等国际性的和各国的非政府组织、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代表、专家,共210余人参加本次大会。
新闻背景
雪豹分布跨越中亚12国 中国数量最多
雪豹是高原山地食物链上的顶级物种,被誉为高山精灵、“雪山之王”。雪豹的保护成效直接关系高原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安全重要的风向标之一。雪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是CITES附录I,IUCN极危动物。在中亚和南亚山地呈斑状分布,分布跨越中亚的12个国家,分别是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其中,中国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国,也是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约有2000-2500只,约占全世界的40%左右。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高山地区均有分布,我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为主要分布区。
雪豹全身灰白色,具黑色斑纹,尾粗大,具环纹,体长110-130厘米,体重约38-75千克。栖息于海拔2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为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有固定洞穴,夜行性,多晨昏活动,独居。以伏击式捕食山羊、岩羊、斑羚等各种高山动物,偶尔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寿命一般10年左右,人工繁殖极困难,因毛皮珍贵而多被捕杀。
深圳栖息49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一场国际雪豹保护大会在深圳召开,掀起野生动物保护关注热。深圳虽然没有雪豹分布,但保护雪豹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对于野生动物保护,深圳一直在努力。昨日,记者从市城管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获悉,目前深圳生活着499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和近2100种野生植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种,重点保护植物16种。
在野生动物保护中,我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和三个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行政区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1.67%,位居全省前列,不断优化着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通过历时3年开展的深圳市全境陆域环境(包括海岛)的系统科学考察,建立了我市野生动植物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以现代化手段进行动植物资源管理,并编制出版了《深圳市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深圳陆生脊椎动物》两本专著。
同时,与森林公安等执法部门联动,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行动,如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打击行动、清网行动。做好查扣野生动物的执法鉴定和罚没野生动物及制品的接收工作。近年来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开展合作,共接收其移交的保护动物5000多只(条)。
我市还在梧桐山北麓建立了西坑动物救护基地,该基地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集综合科研管理楼、野生动物科普展览馆和野生动物笼舍区等设施于一体,是全市野生动物救护、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的主要园区。经持续多次对笼舍区进行扩容丰容及细部提升,西坑基地救护接收野生动物能力、收治的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均有较大提升。目前,共有各类动物笼舍32间。2013年至今,共接收救护森林公安、海关、边防等执法部门和市民报告移交的野生动物活体26050只/条,救护接收的野生动物经治疗康复后野外放归,历年野外放归野生动物共3653只/条。此外,市城管局还积极进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为野生动物保驾护航。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深圳一直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城市环境建设的步伐,森林覆盖率达40.68%。特别是近三年,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雨湖区“扫黑除恶”利剑直指基层
慰问见义勇为困难家庭
手臂卷入和面机消防员紧急施救
我的初心,也是一辈子的匠心
黄冈市政府系统青年干部基层寻“源头活水”
国际雪豹保护大会在深开幕
东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7月2日起试行网上办理
“明日科技之星”国际邀请赛在沪举行
重庆推行外汇行政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可网上提交申请
新罗区上井社区"美丽巷道"石埕巷提升改造项目加紧施工
中国网:农行承德分行员工“三下乡” “春天行动” 三冬暖
石楼镇扎实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
守护绵州一片“绿”——我市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办理工作综述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银川市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民警钟建辉参加超级铁人三项赛获佳绩
李白天明父子延安圆梦:这辈子不再有遗憾了
陈平调研城建重点工程时强调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城市建设
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文明社区夯实基层基础
关于2018年8月27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农村和贫困地区考生可关注专项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