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7月13日讯 (记者 刘倩 通讯员 姚泰春 梁文玉)2018年上半年,泉州市能源贸易再创佳绩。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1—6月,泉州口岸进出口能源类产品1676万吨,货值77.1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3%、33.17%,重量、货值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能源贸易货重占比超九成,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
自2015年12月启动成品油出口以来,泉州能源贸易市场逐步扩大,份额逐步增加,目前已成为福建省能源产品进出口最大的口岸,有力地促进泉州打造海洋经济升级版和“海丝”先行区建设。
能源进出口成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据海关透露,今年上半年与泉州开展能源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共涉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或地区,其中“一带一路”市场唱主角,进出口重量约占总量的90.50%,成为泉州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泉州能源企业乘“一带一路”东风,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能源类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深化能源国际合作,形成煤、油、气全面突破的新格局。
能源贸易实现“优进优出”
从产品来看,泉州市进口能源产品主要为原油、煤炭、液化石油气和出口成品油四大类。2018年上半年共进口能源类产品1380.60万吨,同比增长7.52%。其中进口原油1133.09万吨,同比增长6.73%;进口煤炭216.55万吨,同比增长11.83%;进口液化石油气30.96万吨,同比增长7.92%。
今年上半年,泉州市能源进口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进口原油突破1100万吨,再创同期历史新高。稳定的原油进口,不仅有效保障泉州能源和原材料供给,更为促进福建石油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口煤炭方面,除满足本地火电企业外,部分还转运三明,满足当地钢铁企业用煤需求。
出口方面,上半年泉州市2家石油炼化企业充分利用现有产能将进口原油加工出口,共出口成品油达295.5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35.90%。
石化企业促进产品、市场、贸易方式不断升级,真正实现“优进优出”。
泉州市口岸环境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市口岸办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泉州口岸设施不断完善,口岸综合竞争力日益提升。目前,泉州口岸在用进出口能源类产品码头泊位已增至13个,其中包括2个30万吨原油泊位、3个10万吨泊位和8个10万吨以下的万吨泊位,不仅可满足“大进大出”国际市场的要求,还可实现更多船型及货量选择的机动灵活,为能源类产品进出口提供了便利条件。
泉州作为国家规划的九大炼油基地之一,现有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2家石油炼化企业,年产能达2600万吨,炼油能力列全国第7位。
【责任编辑:黄冬虹】
市局交警支队南河大队集中整治面包车客货混装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唐河县:河南省爱卫办拟命名唐河县“省级卫生县城”称号
市农委到颍上县检查指导防雪抗灾工作
三八妇女节前夕首府表彰先进
鹿心社: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带一路”市场唱主角 泉州成全省能源产品进出口最大口岸
全市组织系统业务培训会举行
呼和浩特第二届草莓节在新城区盛大开幕
雪灾致房屋倒塌荆州爱心商家为受灾群众送温暖
宝应柳堡发生一起意外 两车相撞女骑手多处骨折
宁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十一”期间到合肥徽园赏汉服飘飘
速收藏!四川近期考试招聘信息汇总出炉
季华西路(紫洞路-一环)路段 今日16时起恢复双向通行
利川市信访局为民解忧 上访群众赠锦旗
4月26日抚顺县梨花谷邀您一起踏青狂欢赏花品茗
桂平市新时代讲习员集中“充电”
资阳:强化理论研讨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落实永康书记专题会精神 刘三民主任到中国恒天集团拜会张杰董事长,初步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恩阳区万寿养生谷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