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兰溪市市场监管局“三措并举”,在扶持特色产业道路上迈出新步伐,为传统产业注入新鲜活力。通过精准扶持当地具有传统产业优势的杨梅、豆制品、土索面等小作坊规范经营,进一步提升“土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社会各界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是深挖潜力,探索标准化发展战略。兰溪豆制品、杨梅、土索面等农产品久富盛名,然而其加工制作主要以家庭式小作坊为主,生产设施设备简陋,工艺粗糙,产品附加值不高。为打响传统特色产业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兰溪市市场监管局积极与当地政府、村集体、加工户对接,充分探索调研这几类传统优势产业的规范提升之路。近两年,该局按照“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已对全市312家食品加工小作坊进行了集中整治和改造提升,持证家数达到260,其中88家豆制品、杨梅、土索面小作坊经过车间标准化、工艺标准化、产品标准化的“三标准”改造,成功办理了小作坊登记证。
二是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精准监管。坚持服务导向,“科所联动”共同完善“三小一摊”登记流程模式。做到提前介入,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参与到生产加工地的选址、设计、改造和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全过程,精准把好准入关,做到符合一家、发证一家、开业一家。同时,按照省局要求全面摸排、择优选取,将20家小作坊纳入“名特优”食品加工小作坊培育库,实行精准帮扶,以“造精品”“树典型”的方式,促进全市食品小作坊硬件设施及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另外,所有小作坊均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抽样检测做到家家全覆盖,从源头上确保地产食品质量安全。
三是扶持特色产业,推进集聚发展。兰溪豆制品、土索面、杨梅加工小作坊数量多、分散广、流动性大,脏乱差现象较为普遍,但同时又存在着相对的地域集中性,为此,该局积极探索小作坊集约化生产、集中化管理、品牌化发展的监管服务新模式,现建成2片豆制品集聚加工区,对经营户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原料配送、统一检查、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统一产品检测),从而解决小作坊生产环境脏乱、管理水平低和排污环保难等问题,现已有25家生产经营户入驻。马涧镇27家杨梅酒小作坊、女埠镇20家土索面小作坊也正在积极筹划集约化发展之路。
杨和镇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行为
零陵区梳子铺:“责任支书”三十年写大爱
本科二批7月30日晚开始第一次征集志愿
鹤壁市公路管理局举办“公路路线调整”公路大讲堂
克旗民政局积极践行为民理念 全力托起民生幸福
兰溪市市场监管局“三措并举”精准扶持传统特色产业
“城管开放体验日”第二季接受报名啦!
常州已有59个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重磅利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梅州34万人受益
株洲市排污权交易进展有序
东安县狮子铺小学:毒品,请离我们远点
大英博物馆将展出一套修复完毕的江户时期武士盔甲
杭商大学金融学院正式开学
海盐县两项目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小学校开设“大课堂”
龙海紫泥:大桥常保养 过往更安全
唐河县教体局局长仝兆振到苍台镇调研教育脱贫攻坚等当前重点工作
寒冬施救 双臂托举病患
普陀区石泉敬老院党支部召开“两学一做”做合格党员专题会
观山湖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题培训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