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以人民为中心 机构改革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新闻背景: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方案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减少了8个正部级机构和7个副部级机构,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理顺了职责关系。这一改革,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目标就是建设一个服务型政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机构改革,顺应时代的螺旋式上升
从1982年到2018年,国务院机构一共集中进行过8次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平均每5年就进行一次政府机构的调整。就这8次改革而言,每一次都顺应了当时的需要,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形势永远是在发展变化的,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分分合合,甚至个别“反复”,都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不是简单“翻烧饼”,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从历史看,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顺应这一规律,因应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相比,这一改革的力度之大,影响面之广,触及的利益关系之复杂,都十分少有,堪称一场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变革,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的坚强意志。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是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形成的一项顶层设计,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部署。
从此前国务院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看,有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设置将更加符合实际、科学合理、更有效率,有效贯穿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改革的政治主题,目标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部署的各项任务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机构改革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是对这个目标和原则的具体落实。改革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政府机构职能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改革致力于防止政出多门,实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将大大提高政府机构效率效能。改革着眼防范风险,发挥乘法效应,为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堵住监管漏洞。改革直面群众所需,关注民生领域,将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为增进人民福祉提供有力保障,真正释放出改革的红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所以,机构改革就是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之奠定制度基础。一项改革要得到持续推进,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正向反馈,上下合力,才能破解利益集团的阻碍。人民群众因改革而有了获得感,改革就有了深厚的民意基础。在这次机构改革中,高层反复提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机构改革便是为长期执政奠定制度基础。在新时代的赶考中,人民才是改革成败的阅卷人。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必须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就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要原则,着眼于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工作,立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移民管理服务、生态环保、应急管理等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领域加大机构调整和优化力度,着力组建一批新机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为的正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公共安全。实践启示我们,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才能建设好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机构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深化机构改革,是新时代面临新任务新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型优化之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力之举。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以及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等。整体来看,这次国家机构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加契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方面要求。
首先,机构改革凸显了创新发展和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为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明晰了牵引主体。其次,机构改革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效能,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规范了治理主体。再次,机构改革高度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提供了组织保障。第四,机构改革着力关注“三农”工作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提供了职能机构保障。第五,机构改革注重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为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提供实施保障。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新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到了通往民族复兴梦想的关键一程,对实现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空前紧迫。与以往机构改革主要涉及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不同,这次机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司法、群团、社会组织、事业单位、跨军地等等。仅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看,充分体现了不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的革命性特点。大刀阔斧的改革决心,坚定着国人新起点上再出发的改革信心,更让人们坚信,一个熔铸了亿万瑰丽梦想的“新时代中国”已在路上。
微言大义:
@朝云暮月:机构改革利国利民,坚决拥护中央决定!
@等待爱丽丝_16347:支持国家的好政策。
@一树一山人:整合部门是第一步;明确职能,定编定岗,精兵简政,任重而道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不断以新气象新作为,将改革进行到底。新时代需要新的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基础,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机构改革,是新时代有效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不移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必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西安市环境保护局临潼分局关于2018年2月2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
勉县人社局牵手中航企业促进群众就近就业
浦口规划分局组织召开建设工程联合验收工作意见征询会 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钟祥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投运
告别头发尴尬期 花点小心思就可以很美
【两会热评】以人民为中心 机构改革助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长白山神庙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我市一作家系列散文集
高温“烤”验文明
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召开会议
淄博市国税局稽查局在全市“百个科室社会评议”中取得佳绩
不学法不懂法 受害人变为嫌疑人 名山区检察院依法批捕两名非法拘禁他人嫌疑人
好消息!营山在京签下5个项目 总投资62亿元
【德惠市】国英波慰问驻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指战员
宿迁市个人信用积分正式应用 门票购买可享优惠
邵东县人社局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群众参与热情高
贵阳房交会推介手册下月推出 将免费发放
我市积极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实体经济 强化创新引领
男子双重户口不知情民警及时注销除隐患
菏泽牡丹籽油获国际粮油展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