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实体经济 强化创新引领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要求,其中之一是要求广东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他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事关我们能否引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流、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事关我们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为此,今年我市将继续坚持工业立市,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抓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大力气引大工业投资项目;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引领,培育产业新动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蓬江区
打造“传统+新兴”产业新格局
重点工业项目、第三产业项目、人才岛项目……2017年的最后两个月,蓬江区近百个项目相继签约、奠基、投产,经济之花灿烂绽放。这些项目中,先进制造业、激光产业、教育装备产业、人才服务产业占据较大比重,该区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传统+新兴”产业新格局。
作为中心城区,蓬江区承载了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标杆的重托。近年来,该区在智能制造、教育装备、激光装备等新兴产业上发力,不断加大对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扶持力度,支持本地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对接珠三角先进制造业。接下来,该区将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
蓬江区将着力发展大工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一方面紧抓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能制造(含激光)、教育装备、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另一方面紧抓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技改及增资扩产,加快海目星、香飘飘、弗兰德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后劲,增强发展动力。
同时,积极发展大文旅,支持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力配合我市产业布局调整工作,以“大文旅、强商贸、精会展”为着力点,全方位打造城市新名片。充分发挥珠西国际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的平台作用,搭建专门营运管理机构,重点发展金融、商贸、会展等高附加值服务型产业,落实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每月“一大展、两小展”。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在蓬江区已立足发展40多年,近年来积极调整战略布局,致力转型升级,由该公司一手打造的广东江粉高科技产业园,在2017年正式投产,成为该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典型。在该公司的成型车间,各种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公司副总经理葛斌表示:“2014年开始,我们投入4000万元购买了101台机器人投放至生产流水线,我们还打算在江门高新区的子公司继续投入8000万元,争取用两年时间实现全车间流水线的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增加了该公司的生产效率,压缩了50%的人力成本,算上设备折旧费用每月能节省10万元。        (胡晴晴)
高新区(江海区)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高新区(江海区)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2018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高新区(江海区)有了自己的“作战图”。
作为江门创新驱动发展的担当,高新区(江海区)在2017年主动出击,敲门招商,优美科长信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利和兴通信类智能检测检验设备及智能机器人等投资总额大、自主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产出效益高的先进制造项目先后落地,优美科长信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材料项目还计划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材料的核心产业基地。
今年,高新区(江海区)将继续坚持工业立区,围绕电子信息及通讯、新材料、机电三大新兴产业,力争再引进1—2家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化工、建材等产业的优化提升和搬迁改造,淘汰高污染企业、高能耗企业,盘活低效闲置的土地厂房,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近年来,高新区(江海区)立足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和条件,坚持开放创新、内联外拓和特色发展,创新资源与要素不断集聚,科技企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完善,已成为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和重要抓手。
此外,高新区(江海区)借力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平台,建设人才公寓,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2015年获得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的李征征,于2016年5月进入长优实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至今,一直致力于前沿课题“废水中回收锂的研究”。回忆起当初选择到高新区(江海区)发展,李征征说:“高新区(江海区)的人才政策在珠三角,甚至全国很有竞争力,博士后示范中心这个平台非常好,人才可以享受的生活条件和科研补贴都很诱人。”(李雨溪)
新会区
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
新会区积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聚焦动力转换,狠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争当全市加快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2017年,新会区掀起了技改热潮,技改投入达63.7亿元,增长73.7%,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工程中心29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组建研发机构,无限极成为全市首个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工业企业。
今年,新会区将进一步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中科创新广场、中集智库全面开放运营,加快中科院生物医药装备项目、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动一批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建立各类研发机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该区还将继续加快人才强区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培育的政策体系,拓宽引才渠道、完善服务机制,吸引更多行业领军人才和顶尖创新团队落户,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继续向改革要动力,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落实委托制、承诺制、清单制及证照分离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
落户新会区沙堆镇的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是该区企业坚持创新的典型代表。作为亚洲最大的半挂车专用零部件生产商,该公司的产品包括铸造桥壳、制动鼓、制动盘、轮毂等铸件,将打造成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工程驱动桥、钢板弹簧、重型商用车制动鼓、轮毂绿色铸造生产基地。该公司总经理王克山表示,他们在去年的新会区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铜奖:“公司一直鼓励员工创新,并给予相应奖励,仅去年我们公司各部门申报的创新项目就有67项,这些都是公司持续发展、改善的动力。”
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在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上也坚持推陈出新,该公司8号车间是目前国内铸锻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车间之一,整个工序实现自动化,电炉自动加配料、铁水自动转运、自动浇注、自动开箱冷却、自动打磨浸漆包装。(林润开)
台山市
鼓励技术创新 加强人才引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台山市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
首先,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台山市将大力提升科技含量,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逐步推广“机器换人”“无人工厂”“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实施高新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国家高企存量达70家。力促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成果转化,为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供优质平台。壮大小微企业,力促科技型小微企业增至180家。
其次,加强人才引育。台山市将实施精英引进工程,完善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做强优秀人才“筑巢计划”品牌,鼓励侨二代“精英回流”创业,健全人才安居保障机制,开展人才公寓建设,在今年推出350套人才公寓的基础上扩大到千套,配套完善教育、奖补、医疗、户籍等优惠政策。此外,该市还将实施人才“造血”工程,做好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广东省社区教育试验区创建等工作,联手高校共建“职教之城”,通过“产业—企业—专业”相结合的方式,为本地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高级技术人才。
台山市精诚达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诚达”)是一家加速科技创新的典型企业。2015年,精诚达正式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的投入为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记者在该公司看到,工厂生产线的机器能快速地进行线路板切割,完全无需人手操作。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马贵兵称,这条生产线省去了超过100人的人力投入,大大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该企业去年产值4亿元,计划今年产值再翻一番,达到8亿元。
节省人力投入,这只是自动化生产带来的一个好处,而最大的效益在于促进产品高端化。目前,精诚达生产的最新电路板主要是六层软硬结合板,是世界同类产品中的最新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的指纹识别芯片。该公司还是我国著名品牌华为、京东方等最大软板供应商。马贵兵称,软硬结合板在层压时软板区域易产生弯曲、皱折问题,影响质量,只有进行自动化生产黏合,才能保障产品的准确化精细化。(陈素敏)
开平市
将创新驱动与传统产业转型结合
开平市将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谋划和推动“做强中部、做美北部、做活南部”的发展功能布局,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建设具有开平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开平市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增强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资源,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创新驱动与传统产业转型结合,推动水暖卫浴、纺织化纤、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转型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增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开平市将认真落实人才新政,深入实施“扬帆计划”重点人才培养工程,聚焦创新人才引育,更加注重“靶向引才”;发挥“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品牌效应,加快发展翠山湖、水口水暖卫浴、龙胜汽配三个小微双创基地,支持“专、精、特、新”型小微企业蓬勃发展。
对于创新,企业也反响强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输配电与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安装调试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立体卷铁心变压器生产企业。该公司行政部副经理郑玲告诉记者,公司一直坚持创新发展,在配电产品这一块,走在了行业前列。通过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公司现在有3个产品在变压器行业中属于世界首创。
“国家有什么最新的政策,翠山湖管委会就会迅速传达给我们,这么多年,企业能发展,离不开江门、开平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公司以前生产10千伏、35千伏变压器,后来国家相关部门领导来企业调研,鼓励企业生产更高层次的产品,现在110千伏的电压等级、创新结构的产品,我们已经做出来了,这是我们公司领先世界同行的三大首创之一。”郑玲说。
目前,除了一些固有专利,海鸿电气有限公司还把一些技术传授给同行企业,目前有120多家企业与其合作。同时,该公司还通过重奖人才和开展人文关怀,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公司未来会引进更多的人才,也一直会走技术创新的路子。”郑玲说。(邓少军)
鹤山市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
为了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鹤山市将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切实优化发展环境。
鹤山市将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推动五金卫浴、印刷、制鞋、制伞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培育创新型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小微双创,着力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珠西创新中心作用,积极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的完整孵化链条。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引入优质科技资源,并将结合“一城三中心”建设,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产业紧缺的高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鹤山市一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成立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鹤山分中心和江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63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6家,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1家;同方照明入选省企业专利创新百强,广明源成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广东宏谷环保新材料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鹤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会长李发萍十分看好鹤山市的发展前景。她表示,只有先筑好巢才能引来更多金凤凰。“目前,我们公司已聚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辽宁石化大学等高校丰富的人才与技术资源,助推构建一个创业生态体系,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孵化器。公司成立的‘众创空间’,主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平台,已成功帮助多位年轻人解决了创业中遇到的难题。”李发萍说。
李发萍表示,现在该公司正努力实施“一个园区、两个品牌、三个产业应用研究院”计划,即在一个企业园区内打造“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两个品牌,推动成立水性高分子材料、水体净化技术和石油化工处理技术三个产业应用研究院。届时,更多企业可获得股权、知识产权、投融资上市等方面的指导服务,更多科技人才将得到高标准的培训。
“鹤山市共有281家企业被纳入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4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科技型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李发萍说。    (任龙 程建华)
恩平市
向“恩平创造”“恩平智造”转变
恩平市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恩平市进一步巩固原有支柱产业的发展优势,在麦克风电声器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陶瓷等行业挑选1—2家大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其成为行业排头兵和打造著名品牌,带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同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三个10”计划,紧跟机械制造业及新能源发展趋势,通过主动对深圳溢出转移企业的对接和引进,加大对小家电、新能源电池产业招商力度,将其打造为恩平市的战略性产业的新支柱。
恩平市将以创新驱动发展“八大措施”为主抓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一方面,继续深化小微双创,着力建设恩平工业城创业创新基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大专院校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推动“恩平制造”向“恩平创造”“恩平智造”转变。另一方面,实施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开展“创牌工程”,加大发明专利的申报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著名商标、集体商标和品牌。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在恩平燕怡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荣誉墙上,一块块荣誉牌匾证明着公司的雄厚实力。该公司副总经理潘文表示,该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纳米碳酸钙产品的企业之一。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每年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用于科技研发,目前占据国内纳米碳酸钙行业高端市场份额的18%左右,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近年来,国家对于科技创新明显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我们也是受益企业之一。”潘文表示,江门提出了加快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创新支持的发展战略,表明未来对于科技创新将越来越重视,这让他感到非常振奋,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潘文透露,恩平燕怡新材料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今年将重点研发“高性能吸水管专用纳米碳酸钙”、“双组份硅酮密封胶专用纳米碳酸钙”等新技术。此外,该公司目前积极申报省“扬帆计划”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希望借此引进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人才,驱动企业科技创新。      (胡伟杰)

好消息!营山在京签下5个项目 总投资62亿元
【德惠市】国英波慰问驻武警官兵和解放军指战员
宿迁市个人信用积分正式应用 门票购买可享优惠
邵东县人社局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活动 群众参与热情高
贵阳房交会推介手册下月推出 将免费发放
我市积极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实体经济 强化创新引领
男子双重户口不知情民警及时注销除隐患
菏泽牡丹籽油获国际粮油展金奖
玉山:从“一站式”办理到“一人全办理”
小豆子 大产业 大梦想
擅自在空地上装地锁占车位
海口贫困学子获赠500套“爱心桌椅”
岳麓质监分局开展节前专项计量监督检查
办好为民实事 增强群众获得感
周定挺向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作法院工作报告 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马鞍山城市建设者节日坚守岗位
暑假在家上网络课程 看上去很美但含金量有多少?
省里派老师 教咱跳秧歌
磐石市公安局举行夜治安巡逻防控启动仪式
天津城建大学团委大学体验励志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