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岗精业钻研业务,在理论中求知、在实践中摸索,在刚参加工作的3年里就攒下了厚厚的12本学习笔记;他以岗为家甘于奉献,每年处理井下综采电气设备事故近百起;他专注创新追求卓越,主持和参与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近200项,累计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参加工作2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综采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多次在各级技术比武中取得好成绩,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在今年当选全国“最美职工”……
他,就是阳煤集团三矿机电动力部综采组工人李杰——一颗在煤海一线默默奉献的“螺丝钉”,一名精于维护煤矿综采电气设备的矿山“华佗”。
三年攒下12本学习笔记
“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处理的故障,我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1997年,从阳煤集团技校采掘电钳专业毕业的李杰被分配到了三矿裕公井综采三队,当上了一名与其专业对口的综采维修电工。“初生牛犊”的他本想凭着自己所学一展身手,没承想在实际工作当中却屡屡受挫。
李杰的父亲是一名在三矿干了一辈子生产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的“老矿工”。“矿上技术人才缺啊,如果能多几个技术能人,咱们的生产就会少受制很多……”在李杰的记忆中,父亲经常会因煤矿技术人才的缺乏叹气和感慨,而他也正是在父亲的“唠叨”和鼓励下对煤矿生产技术感兴趣,并渐渐使之成为自己的理想,最终选择了阳煤集团技校的职业教育学习。
为此,面对工作中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李杰虽然郁闷、痛苦,但是心怀理想的他从未想到过退却和放弃,而是更加坚定了他钻研业务、学精技术的决心。“知耻而后勇”,他虚心向队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求教,每天一有时间就抱着开关、图纸琢磨研究,并自学煤矿综采电气设备维修方面的理论知识,在刚参加工作后的3年时间里就攒下了12本厚厚的学习笔记。
在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的一次次“对接”中,他发现自己在弱电、电路图等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着“短板”。为此,李杰在参加工作的3个月后就自费报名参加了家电维修培训班,经过半年多的学习逐渐熟悉掌握各种电子原件的工作原理,并对各种电路图也轻车熟路了。与此同时,他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并主动请老师傅为其“挑刺儿”,不断摸索经验、总结教训,很快就熟练掌握了综采电气设备检修技能,成为队里能独当一面的年纪最小的“大电工”。
2000年,他初露锋芒,在三矿综采维修电工比武中夺冠,并在之后的阳煤集团综采维修电工比武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被授予“阳煤集团技术能手”称号。之后,随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淀,他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他也走上了更高级别的竞技舞台。2013年,他参加第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综采维修电工组第18名的成绩,被评为“优秀参赛选手”;两年后,他参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夺得综采维修电工组第3名。
每年处理事故近百起
“只要一个电话,李杰无论是在家休息还是正躺在病床上,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从来没有耽误过事儿!”在熟悉李杰的领导和工友们眼中,他是“以岗为家、用心践责” 的楷模。
2015年3月的一天,三矿一个综采工作面的刮板输送机发生断链故障。接到故障抢修任务后,已经整整工作了一个班、正准备升井下班的李杰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人员投入了持续30多个小时的紧张抢修当中——这一次加班加点的“连轴转”抢修,李杰在千米井下连续作业近40个小时。
20年来,李杰多少次随叫随到、加班加点处理设备事故,他自己记不清,他的家人和领导、工友们也记不清,但单位的工作台账上却有着清楚的记录。近年来,他每年处理井下综采电气设备事故近百起。而在这背后,是他“一次次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一次次从病床上爬起来,一次次放弃与家人节日团聚的机会,一次次取消同家人外出旅游的计划,一次次爽约为孩子开家长会……”
“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0年,在三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开始在班后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将自己所学到的综采维修电工知识和多年累积的经验传授给工友们;2015年6月,“李杰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他已以此为平台组织培训5期、103名井下电钳工,其中75人取得高级工职称,6人取得井下电钳工技师职称。2016年6月,学员王立军获得阳煤集团井下电钳工比武第一名。
20年技改创效3000余万元
新研发的变频拔轮器,消除了以往使用的手动油压拔轮器力矩小、液压拔轮器水电隔离差、电动拔轮器速度不能调节等功能缺陷和安全隐患,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电率最高可达60%……
这是李杰主持研发的一项技术革新成果,目前已在生产中成功应用,并在今年我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而这,正是他参加工作以来专注创新、服务生产的一个缩影。
20年来,李杰主持和参与各类技术革新、提出合理化建议近200项,并且实现了有效转化应用,累计创造经济价值3000余万元,有力地服务和助推了煤矿安全。
2015年至今,李杰与以其姓名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完成了“跑偏调节三联辊固定架的改造”“端头架电缆固定装置改造” “转载溜单轨吊改进吊挂装置” “生产溜机头电缆槽固定装置”“贝壳开关正反转建议操作装置” “转载机机头千斤顶伸缩驱动线缆装置”等20项技术革新成果。 其中,“跑偏调节三联辊固定架的改造” 每年就可直接节约成本60多万元。
他们无缘汉马赛场 专家:这几种情况不要参赛
武汉最燃青年教师集体亮相汉口江滩,让市民眼前一亮
打赢城市“牛皮癣”整治攻坚战
全市种业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 杭州市级国有房产清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等 议事协调机构成员的通知
矿山“华佗”
东莞入选2017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建昌县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戏曲晚会
市残联召开全体会议 传达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会议精神
稀土高新区公安分局以“大学习大提升”为契机 促进队伍提质增效
关于《请整治达高商业步行街的乱停乱放问题》来信的回复
天全县签约国家级猕猴桃森林农业公园建设项目
葫桂两市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对口交流协作
丹棱县委中心组专题学习讨论会召开
石排法庭强力开展“环保利剑2”执行大行动 5企业停产停工
羊角沟镇举办大型 黑木耳种植培训会
市政府召开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汇报会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士招聘考试举行
【市场观察】年夜饭,您在哪吃?
市委召开今年第二十七次常委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