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40年来结婚照的变化,长沙凯旋门董事、国家高级摄影技师邹建强感慨颇多。 均为受访者供图
星辰在线7月6日讯 据长沙晚报记者 刘捷萍报道
结婚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为了把这份幸福的记忆永远保存下来,就有了结婚照的诞生和流行。改革开放40年来,长沙人的婚纱照从黑白到彩色,从朴实到新潮,从胶卷底片到数码摄影,从照相馆到时尚婚纱影楼,从流水线作业到量身定制……小小的婚纱照不仅见证了新人们甜蜜的爱情,也折射出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乃至整个时代的变迁。
人物故事
40年前拍张黑白结婚照打广告
昨日,长沙凯旋门董事、国家高级摄影技师邹建强向记者展示了上世纪70年代末他和妻子拍的一张黑白结婚照。“这是为了打广告而拍的。”邹建强笑着告诉记者。
1971年,16岁的邹建强进入照相馆,从学徒干起,在“中华老字号”凯旋门一直工作了40多年。
“改革开放前,结婚照就是两个人穿着灰蓝色服装,端坐在一条长板凳上。男左女右,将头微微靠向对方,表情严肃。”邹建强回忆,当时结婚照就是2寸的大头照,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照一张相只要几角钱。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开始进步,一些新的观念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凯旋门在长沙率先推出婚纱照业务。后来,拍婚纱照的越来越多,为了追求效果,一些新人还会花钱请照相馆里的师傅帮忙“着色”。
1985年,凯旋门投资40余万元引进彩色扩印设备,成为省内第一家彩色摄影店,并推出高档婚纱礼服照。凯旋门的婚纱照由于设备先进、质量可靠和规范的服务,赢得了不少顾客青睐。“婚纱照业务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市场占有率曾达到70%,最多一天照80余对。” 邹建强回忆道,节假日不少外地大工厂、大企业经常送来一车车的情侣,排队等候拍照,留下永恒纪念。
为支持五一广场建设,1996年,凯旋门从五一广场东南角搬迁至蔡锷中路。随后,蔡锷中路成为长沙婚纱摄影一条街,汇聚了众多婚纱影楼。“上世纪90年代,可以说才真正进入婚纱照的时代,这时的婚纱照一照就是一套,并装订成册,放大的照片用豪华的欧式油画相框装裱。”邹建强告诉记者,1996年凯旋门在世界之窗推出婚纱照外拍,成为长沙第一个买断公园婚纱拍摄权的影楼。
领域变化
从单一模式到追求时尚与个性
进入新世纪,婚纱摄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长沙人的婚纱摄影观念也产生了质的飞跃,开始张扬个性,追求时尚。服装上来说,从中式复古到欧美流行甚至更大胆的裸体艺术婚纱照。拍照地点也不仅仅局限于影棚内,而是走到室外,甚至去国外旅行拍摄。拍一套婚纱照至少要花一两天时间,价格更是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婚纱照的风格也是各种各样,韩式小清新、欧式复古、学院风……
除了婚纱照,现今更是流行起婚礼微电影。当下的小年轻已不仅仅满足于用照片来记录这个幸福的时刻,而是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情景再现”等方式,用微电影来纪念自己的爱情和青春。
人物感言
拍婚纱照不再仅仅是留个纪念
一张张结婚照,就像一段段凝固的历史,述说着服装时尚、婚礼习俗的变迁,述说着审美趣味、消费观念的变迁。以前人们拍结婚照,更多的是为了留个纪念,而现在拍婚纱照已不再是单纯的纪念性质,更多的变成了人们追求自我、展示自我的一个方式,充满仪式感。
——邹建强
姚高员向全国工商联企业代表推介温州
海丰公安开展社会治安清查整治
宁德市区道路保持正常通行
这7户家庭获得“最美农家”荣誉称号 快来点赞
寓传统文化学习 于数学课堂中
长沙人的结婚照40年来不断变化 从黑白照到个性微电影
浙江省中医院举办世界睡眠日大型健康义诊系列活动
“百里嘉”将给我市带来风雨影响
我市新建950万平方米节能建筑
东区在全民健身广场举行体育服务集市
市政府召开 党组(扩大)会议
辛迪特朗公司考察筑梦新区
我省将在五地试点“证照分离”改革 长治高新区被确定为改革试点区
我市召开各地潮商商会会长座谈会
市交通站场中心团委开展宣讲活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化州公路局 提醒谈话念好党员干部“紧箍咒”
市中院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
松江区工商业联合会走访调研区益行企业家促进会
遭遇“黑培训班”退费成难题业内人士提醒:要认清对方资质,不要一次性付全款
法律进校园 律师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