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常态化监督巡查 守护“碧水”长流

  天蓝地绿,流水潺潺。8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经开区的小黄河流域,不少市民正在悠闲垂钓。
“以前这里全是水草,河面上都是青苔,水也没有那么清澈,现在好多了,钓起鱼来心情都舒畅多了。”正在河边垂钓的杨忠说。
对此,负责经开区河道维护的贵阳京河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河道绿化中心负责人黄大浪深以为然。“以前这里的河面上到处是杂草青苔,水草就更多了。”去年3月,黄大浪刚接手这块工作,他手机上的照片显示,河面漂浮着不同类型的杂物,其中以青苔最为明显。“如今,这一状况终于得到改观。”
取得的成绩,源于持续不断的努力。近年来,经开区积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开区实施环卫一体化工作,将辖区内河道的日常管护纳入环卫一体化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北京环卫集团贵阳京河环境资源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河道的日常管护工作。
自去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经开区严格按照贵阳市推进水环境治理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各级河长的作用,加块推进河流治理和日常管护,并强化日常监督和巡查,推进河流生态治理和保护工作日常化开展,将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作为“碧水”工程深入推进。
“去年以来,我们平均每天有10人在辖区河流开展管护工作,包括河道清扫、河流清淤、水草打捞、垃圾清理等。”黄大浪说,经开区区域内共有陈亮河、麻堤河、小黄河、南明河等多条河流流经,全区河流总长度为27.8公里,水域面积逾58万平方米。“在水草打捞方面,我们几乎每天都有人在打捞,一年要打捞四次,辖区所有河流打捞一次水草需要两个月左右。”
通过持续治理和管护,经开区河流的水质不断提升。去年,陈亮河和麻堤河的水质达到四类标准,成功摘掉五类河流的帽子。为进一步强化河流环境监管,经开区还创新河流监管模式,建立集大数据管理、固体废物交易、应急管理、信息公开、大数据应用分析为一体的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是经开区在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搭建的智慧环保管理平台,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并督促辖区水、陆、空三个领域环境问题的解决。
如今,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为辖区河流的监督和管护装上了“天眼”,只要一发现问题,在经开区生态促进局的这只“天眼”就能通过现场安装的高清探头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解决问题。
经开区河流治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会继续做好日常管护,让河流水质变得更好。”黄大浪说。
(记者 黄菊)

美丽乡村 · 传世黄墓
高新区进一步加大拆“三房”工作力度
“春分”之后昼长夜短巴中昼夜温差依然较大
省第十届音乐舞蹈节决赛在宁波开幕
城乡环境整治提速 鄞州聘请120名市民组团“找茬”
经开区:常态化监督巡查 守护“碧水”长流
权健转会遭质疑?客战建业 谁来立“首”功
江南区启动环境宣传月宣传活动
金山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在行动﹒美丽金山践于行”宣传活动
新增的“学能测评”测什么?“综合素质”考查哪些内容?
“未名青年摄影提名展”亮相运河外滩美术馆
中央纪委印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班子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办法》
“迎国庆·促就业”活动收官 提供岗位10324个
交通银行宜春分行办公大楼闲置房屋出租项目招租延期
工行为7000家跨国企业提供全球现金管理服务
三年争取24个中央投资卫计建设项目 九江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白鹿原上西瓜地膜好似一幅幅大地画卷
海宁高质量迈向服务业强市
关于核准福建省湘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筑业企业资质的公告
蚌埠市安监局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