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三垛镇打造优质肉鸡产业引领农户脱贫增收

    原标题:创新扶贫 “零成本”照样创业
扬州网讯 (通讯员 王平 李文朝 本报记者 胡俭)  6月中旬,在高邮市三垛镇柳南村村委会东侧,七个标准化肉鸡饲养大棚开建,该项目由政府牵头、农场化运作,重点帮扶该镇7个农户脱贫增收。
自开展“263”专项行动和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以来,三垛镇关闭了禁养区14户规模家禽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如何从治 标走向治本?“三垛镇优质鸡产业园”列入扬州市级畜牧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方案带来了机遇。镇党委书记杨朝友领办该镇优质肉鸡富民产业,借助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撑,引导农民在适养区开展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并创新精准扶贫模式,用“简单饲养技术”引领农户脱贫增收。
“成本风险归企业,养殖盈利归农户”,这让茆吴村5组村民马年忠跃跃欲试。58岁的马师傅在企业做临工,年收入不足2万元,妻子患有慢性肾病10余年,一边料理家务一边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听到政府和企业联手提供“零成本”“零风险”创业机会,马师傅三天两头走访本地规模养殖户,讨教饲养管理经验,算收入账、风险账。
柳南村村民姜文贵,曾在外地做水电工,年收入6万元。2013年在工地上摔了跟头,腿部动了手术,不能攀爬脚手架。恰逢扬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在三垛镇落户,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模式。搭建养殖大棚,公司提供25%长期借款,鸡苗、饲料、药品、疫苗、饲养防疫技术都由公司统一提供,而且统一回收成品鸡。农户只需要按标准搭建鸡舍,预付相应的保证金,按公司统一要求进行防疫和饲养管理,就能赚钱。姜文贵当年就投入20万元积蓄,搭建两组大棚饲养肉鸡,仅用一年半时间就收回大棚成本。今年开春,他在7公里外的武宁村与人合伙,一期搭建6个大棚,计划二期再搭建6个大棚,扩大肉鸡饲养规模。
“这么大投资,难道一点不害怕吗?”姜文贵理解马师傅的担忧,开导他说:“有大公司给我们撑腰,省力省心还能挣钱。”听了这话,马师傅才放下了心。
引领三垛农户养鸡致富的龙头企业,是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第15家全资子公司。公司总经理杨继勇介绍,由于龙头企业承担市场风险和部分养殖风险,农户获得公司承诺的平均收益,仅承担部分饲养管理风险,当地农民才有了规模养鸡创业的勇气和激情。
截至去年,三垛镇有148个养殖户,年出栏800万只商品鸡。当地流传着一个“200岁创业”故事,64岁的王存仁从上海返乡,和女婿及两位年过古稀的亲家合伙创业,年龄加起来正好200岁,他们照看4个大棚6万只鸡,轻轻松松,今年夏季计划再扩建两个大棚。
王存仁说,标准化大棚、自动化投喂、社会化运输、专业化防疫服务,平时饲养管理活儿很轻松,巡视鸡仔进食情况,调节大棚通风。养殖过程几乎是“傻瓜式”操作,让农户致富省力更省心。
据三垛镇党委负责同志介绍,三垛镇优质鸡产业园推广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采用稻壳垫料,鸡粪出售生产有机肥,供应给蔬菜苗木基地,不仅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的隐患,而且探索出了促进精准扶贫的路径。保守估算,专供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的养殖基地建成后,饲养一个大棚肉鸡可获利5万元,同时可吸纳7名农民固定就业,年收入3.5万元,为他们铺平脱贫路。

20余所高校调整党政一把手 这些特点受关注
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哥本哈根主宾城市展开幕
党课“轻骑兵”深入基层传递好声音
打破传统办企模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石家庄市西部将建商务走廊 鹿泉区启动建设中央商务活力区
高邮三垛镇打造优质肉鸡产业引领农户脱贫增收
临沂市民吃猪肉要多花钱 生猪价破7 养殖户有赚头
​“五一”小长假结束揭阳潮汕机场迎来返程小高峰
绍兴“全球免费游”新闻发布会 暨“看晚报 游绍兴”宣传营销 活动项目招标公告
市人社局党建工作创特色树品牌
2017中国国际名酒文化节12月18日开幕
【中国梦·践行者】自创教学方法 5年助40多位听障人士圆“驾驶梦”
东莞市塘厦镇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塘厦镇小型水库调度规程编制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劳保局组织辖区企业到姬家山乡开展招聘活动
石排镇举行班主任专题讲座培训
南湖区综合执法局亮出“组合拳”提升保安队伍履职实效
让非遗文化在校园活起来
上半年市区CPI同比上涨1.7%
用影像记录十年巨变 《灾难记忆》出版
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有了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