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名城积蓄发展后劲

  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于向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要把我市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关键在于立足于工业文化本身,处理好保护、传承、创新、获得的关系,从而为黄石高质量发展积蓄发展后劲。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首先要做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全覆盖。要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因测序”,系统梳理、深度挖掘、精深研究。重点要加强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露天采场等众多工业遗产,华新、汉冶萍、飞云街、东方钢铁厂等历史文化街区,十五冶住宅区、华新水泥厂厂房、铁山老火车站等历史建筑调查确认,最大限度保护好各类历史文化的原真性、整体性和生态性。同时要深入田间山林、社区农村,做好古村落、古民居、名木古树认定保护工作。真正做到确认一处,保护一处,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全覆盖”。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是科学适度地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要开展关于矿冶文化、工业遗产、旅游资源的运用与保护规划研究,在对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结合周边城市环境进行科学适度的开发。可以结合西塞神舟会、阳新采茶戏特色民俗,阳新布贴民间工艺,王寿牌子锣、黄石港饼等地方名特产,将历史传统、文物保护、商业经营、旅游观光融合为一体,增强人文元素和生活气息,全面实现工业遗产新时代的“活力再造”,真正将“物质形态的矿产资源”创造性地发展为“精神形态的科普、文化、旅游资源”。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方向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模式。要利用计算机、三维建模、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将历史工业场景还原出来,在互联网上建模呈现,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将黄石气质“亮”出来。要推动“文化+旅游”“文化+会展”“文化+教育”发展,将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传播开来,达到普及矿冶知识,丰富市民精神生活的目的。要对散落在城市各处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包装、突出个性,让它们犹如散落的珍珠,在城市各个角落散发出文化的光芒。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让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成为市民共创美好家园的过程,成为群众了解黄石文化、保护黄石文化的过程,成为群众增强对黄石工业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的过程,从而让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的幸福更有质感。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拓宽工业文化视野,提升工业文化自觉,周密、科学、精细地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位,让历史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不断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
  (本版稿件作者均为中共黄石市委党校教师)

廉政好家风共筑“安全港”
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第一方阵
打造“党建+”模式 构建和谐宜居幸福新社区
首届江苏省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论坛在常州举行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以文化名城积蓄发展后劲
临沂新增10座变电站投入运营 迎战夏季用电高峰
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这一天我等了近十年” 小伙捐造血干细胞救治白血病患者
肇庆高新区:通过“促扶补帮”四大“法宝”
渭河干流西安段 两项污染物均达标
闹市竟现成片荒地,谁之过?
市民防局:我局召开全市民防工作会议制订民防三年提升计划
鱼峰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辖区糕点生产企业到龙城糕点厂进行参观交流
晋中高铁站客运员 自制公交示意图方便旅客
【书屋品茗·享受读书】
宁波市百强企业排序申报启动
2018年5月12日停电信息
我省将思政岗位列入专业技术岗 该职称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自治区环保厅携专家团队下基层“帮企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