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为军队办实事当后盾 常州各界助力强军纪实

    用真情为军队办实事当后盾
常州市社会各界助力强军纪实
近年来,常州市各级各部门紧跟国防和军队改革进程,坚持以战略的眼光、改革的思维、探索的勇气,围绕部队建设重难点、军民利益关注点、地方发展支撑点,真情办实事、当后盾,着力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助推改革强军战略顺利实施。
全力解难题
当好部队建设的“后援地”
常州各级把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当做分内事,积极适应时代要求,结合部队所需,大力支持和配合部队搞好现代化建设,全力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有力保障。一是下大力帮建重点工程。针对武警水电部队体制转型、官兵回撤归建的情况,市政府无偿划拨土地276亩,并投入经费1.1亿元,用于征地拆迁补偿、修建配套道路和水电气设施等项目,确保营房建设的顺利进行。投入资金3.8亿元,支持常州国防园进行升级改造、武警支队完成“四防一体化”建设、海军航空兵部队机场改扩建以及常州机场边防检查站、消防灭火救援中心、常州边防检查站新建“三级综合指挥平台”等建设。二是全方位支持基层“四项设施”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瞄准部队打赢需求,向提高部队战斗力聚焦,全力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工作、生活中的难题。按照“对方所需、尽己所能、无偿支援、当年办结”的原则,采取结对挂钩、区市联动、条块结合、分项落实的办法,制订年度军地互办实事计划。先后为驻常部队实施人才培训、新建训练运动场地、改造营院环境、赠送文体器材、升级生活设施、援建军营图书馆,有力地提高了部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累计办结实事482项,投入资金9400余万元。三是多渠道配合解决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军地协调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和协作机制,按照“积极稳妥、依法依规、合力推进、争取共赢”的原则,针对不同项目的合作背景、投资金额、经营状况、租户诉求等情况,多措并举、兼顾权益、综合施策,及时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打好组合拳。经军地共同努力,驻常部队144个所涉合作医疗、房产租赁、土地出租等有偿服务项目已得到妥善解决。四是跨地域服务保障部队遂行任务。坚持每年对省军区、省武警总队和原第1集团军进行走访慰问。组织社会各界赴舟山海军“常州舰”开展拥军活动,授予全体官兵“常州荣誉市民”称号,为官兵遂行两赴亚丁湾执行护航等重大任务提供有力支持。跟踪服务武警水电五支队官兵赴云南鲁甸、广东深圳、福建泰宁、江苏盐城、浙江丽水等地参加抢险救援。两次赴西北高原羊曲电站、皖南山区绩溪电站慰问官兵。每次驻常部队参加重大演训任务或抢险救援任务,市领导都会亲赴一线慰问每一位官兵。组织开展的“兵妈妈爱在边关20年”拥军活动,在祖国西部边陲、龙城大地引起了强烈反响。
合力筑长城
构建社会拥军的“大平台”
常州军民深知,双拥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双拥工作活力也在基层。只有不断创新探索社会化双拥新模式,才能全面形成社会力量关心关爱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新态势,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防和军队改革相衔接、与军人和优抚对象贡献相匹配的拥军优属工作新格局。一是运用教育典型引领。借助《常州日报》“双拥国防专版”、《常州双拥简报》、“常州双拥国防教育网”“常州双拥国防”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宣传平台,全方位报道常州各级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实践。在全国率先组织举办“军民共建道德讲堂”,有力助推了“四有”军人的培育。组织开展“种好幸福树、军民齐心干”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军旗飘扬耀龙城、军地共育幸福树”主题活动、评选“最美退役士兵”“最美拥军人物”等双拥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国防、支持军队、尊重军人的浓厚氛围,涌现出赵兴国、樊荣良、朱立凤、华再清、杨天骅等为代表的拥军先进典型,以钟楼区白云社区、南大街双拥一条街为代表的基层双拥服务组织。二是编织拥军服务网络。制订出台常州市《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做好新形势下拥军优属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所有城乡社区(村)建立拥军优属工作站,成立1215支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军人、军属、优抚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科技、文化、信息、法律、医疗、养老等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拥军优属活动。引入社会力量,指导辖市区依法成立爱国拥军社会组织,形成了点面结合、网络覆盖、整体推动的社会化拥军格局。三是落实政策措施优待。持续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各类抚恤补助和优待标准,各项标准远超国标,在省内处于领先。采取发放“光荣人家”铜牌、为立功受奖官兵“登门送喜”、刊登立功受奖光荣榜、组织入伍退役仪式等方式,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良好氛围。通过连续21年实行军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免费游览市内所有旅游景点,春节、“八一”慰问到每一位官兵、开通至部队营区拥军专线等一系列稳军心、暖兵心、固长城的实事好事,让军人在常州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
竭力助强军
打造军民融合的“驱动轮”
积极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军民融合。一是注重产业融合。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布局,引导和支持军民融合项目实施,积极培育常州国家高新区、溧阳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并申报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军民合用常州机场升级开通国际航线,航天军民融合产业园已成规模。武进军民融合产业园以军民通用需求为导向,重点牵引民用高新技术进入装备建设领域,已集聚特种涂料、复合材料应用、测控、机电等成熟企业40多家。目前,全市已有111家企业入选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推荐目录,35家民营企业取得了军工保密资质,具备了承担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资格,多项“常州制造”运用到国防科技领域并装备部队。二是注重教科融合。依托常州科教城,有效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智力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优势,围绕重点技术方向,加强与航天科工等军工企业、军工院所的战略合作。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一批军工科研院校研发机构引入科教城,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构建技术咨询、标准评估、成果转换等军民共用信息服务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注重保障融合。坚持“政府为主、平衡负担、共同保障”的原则,完善军地联合保障机制。将驻常部队的水、电、气需求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类专项建设规划;采用招标方式引进社会力量,承包后勤保障任务。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靠前搞好保障,市科技局、经信委支持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研发野战通讯电源设备,使该项目荣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市水利局为73031部队农副业基地新建了高压水泵和套闸;市交通局为该部队修建了“拥军路”“拥军桥”。市城乡建设局、市交通局为海军某部实施天然气改造、雨污分流、护场河清淤工程;常州供电公司免费为多家部队进行了输变电线路建设、变压器扩容、电表改造。 常拥宣
来源:常州日报

罗湖法院发布悬赏公告!找到这对男女或能拿30万
18楼扔下长棍这次被抓现行 不过这个肇事者让大家傻了眼!
扫黑除恶:深圳警方破获一宗假冒注册商标案 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三亚河东路、临春河路今起改为顺时针单向通行
金华限下贸易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四大问题
用真情为军队办实事当后盾 常州各界助力强军纪实
五一临近 海口出岛热门航线机票看涨
市纪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诏安工业园区:加紧推进“纵二路” 促企业落地投建
渭南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成交公示
游学成了大热门 宁波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参与度和体验度
一款家用断路器在线众筹能筹到1.2亿元?
省确权办督查我市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启东本土作家李新勇、沈杰等11本新书首发
青山湖区取缔5家非法诊疗机构
合川区双凤镇:健康知识讲座 传播健康理念
三明一醉酒男子大闹法院执行现场被罚
省发改委产业研究所专家莅浚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京沈客专望京隧道8月全线贯通
新集镇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加强春季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