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湍镇普明寺村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
□ 罗亦 记者 黄建伟
贫困群众收入明显增加,贫困村面貌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乐至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下足精准“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连战连胜。今年 6月27日,四川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1+3”考核结果出炉,乐至县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综合评价好的15个非贫困县中榜上有名,获得300万元奖励。近日,资阳新闻网记者走进乐至县部分乡镇,看到了当地干群热火朝天的脱贫攻坚场景,看到了各个贫困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攻坚基础建设
贫困村发展条件加速改善
“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我们村1200余亩土地,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流转800多亩来发展杂柑、桉树、银杏树等特色产业了。”7月10日下午,谈起村里的变化,龙门乡农科村支书黄无量高兴不已。
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农科村在各级的帮扶下,村容村貌正在加速变化。其中,水泥公路里程已达15公里,组组通达到100%,入户路达到99%;山坪塘、沼液池已超过60口,整治堰塘8口,建成囤水田埂超过1000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力保障,更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壮大了集体经济。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是该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抓手之一。为有效破解各个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该县坚持以贫困村为主战场,抢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多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在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面补齐以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短板,全方位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
其中,仅今年以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开工70.5公里,路基完成65公里,水稳层完工 62公里,路面完成30公里;建成2处大院集中供水站,多处计划实施的水利设施建设正在加紧施工;涉及43个贫困村,计划投资4700余万元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致力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基础不断筑牢
连日来,盛池乡埝田沟村支书陈德勇几乎每天都要到在建的恒翔猪业专合社项目现场关注建设进展情况。 该项目位于埝田沟村12组,占地23亩,是按照“村集体+农户+企业”种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一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新建的3栋标准化、自动化猪舍以及1栋办公用房的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预计今年8月投用,首批养殖规模将达2400头。“生猪产业,仅是盛池多个规模产业之一。”盛池乡党委负责人介绍,全乡的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已超6000亩,小米辣、不知火、莲藕等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地增收的主导产业。
致力产业发展,夯实产业扶贫基础,是该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另一抓手。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该县结合全县“6551”布局,因地施策、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产业发展行动,以产业扶贫进一步提升贫困区域和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构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体系,从而不断夯实产业扶贫根基,实现更稳定、更有质量的脱贫。其中,在凉水乡中保安村、金顺镇仁义寨村、中和场镇两河村等地发展青脆李产业带;在全胜乡麻柳沟村、罗家沟村等地发展蜜柚产业带;在盛池乡埝田沟村、宝林镇白云村等地发展柑桔产业带;在通旅镇新桥村、双河场乡海慧寺村等地发展柠檬产业带。
各地还围绕产业培育助农增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破解脱贫难题。金顺镇“核桃+柑橘+蔬菜+中药材”产业培育模式、石湍镇“支部+合作社+专业服务队+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通旅镇“1联2带3一体”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帮扶力量到位
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
7月9日早上6点半,乐至县投促局工作人员黄川如往常一样,准时走出家门,骑上电瓶车,赶往16公里外的宝林镇天台村开展帮扶工作。
今年31岁的黄川,于2017年5月中旬到天台村任第一书记,并兼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一年多时间里,黄川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吃住在村里,与村干部、帮扶工作队队员一起,先后筹资400余万元,建成水泥公路3.9公里,另外1.9公里已完成基础施工;新修蓄水池面积300立方米、堰塘清淤6800立方米,新修囤水田埂300余米;发展连片核桃400余亩,种植中药材170亩,引进光伏发电23kw项目已投运,村集体年收益可超过2万元……
帮扶力量到位,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是该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第三个抓手。为注入脱贫攻坚新活力,该县严格落实驻村帮扶部门责任,形成联系领导负总责、县级干部作示范、驻村帮扶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抓落实、第一书记抓基础的精准帮扶工作体系。特别是在选派驻村帮扶力量方面,全县统筹整合市级分配和本级干部力量,择优选派在编在岗261名干部职工参加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实现全县8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一村一队,并多举措督促驻村工作队脱产驻村、持续帮扶,自觉帮助贫困村上接“天线”找项目,下连“地气”聚民心,确保帮扶工作实效。
截至目前,该县43名市县联系领导、156个市县帮扶单位、87个工作组和420余名帮扶干部已下沉到各个贫困村开展工作,对3.3万户贫困户选派了帮扶责任人,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
聚焦建章立制
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快构建
问责处理179人,涉及党纪立案审查11人……这是今年以来,该县聚焦督查问责,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的一个缩影。
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在于构建长效工作机制。为此,该县从建章立制入手,着力构建责任压实、协调联动、自查自纠、督查问责、抓手创新等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实效。
其中,在聚焦责任压实方面,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围绕年度脱贫任务,从县到乡(镇)到村都细化了精准脱贫目标措施,建立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责任分工体系;实行“周碰头、月例会、季推动”工作制度,高频率研究部署,高强度压实责任。
在聚焦自查自纠方面,县级各部门、各乡镇紧紧围绕“四个意识”、政策落实、责任落实、精准帮扶、资金使用监管等10个方面51种具体表现开展自查自纠,分门别类建立问题清单,为下一步研究制定完善整改方案奠定基础。仅今年以来,通过自查,共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164条。
在聚焦抓手创新方面,以“三学三晒三查三问”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学理论学政策学楷模、晒政策晒问题晒成效、查思想查作风查精准、阳光问政问廉问效”,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转变作风凝聚力量,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天下英才聚渝钤“渝郎回乡”竞风流我市实施“渝郎回乡”工程收获“真金白银”
芜湖市工伤保险工作被省厅“点赞”
评论:以项目建设攻坚新担当 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
合肥房屋建筑面积计算新规出炉
联勤联检严查违规渣土车市渣土办查处违规拉运渣土23起
精准“绣花” 连战连胜——乐至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亮点工作扫描
应急处置演练助力城市道路运输安全
1~8月份涟水县民间和政府投资呈现双升格局
微信朋友圈辱骂他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李品桃:无题(外四首)
杨和镇家庭农场举办参观拓展活动
邢台市市区涉黑涉恶线索举报方式
我市加强用海管理严控围填海项目
钻技一公司标准化固井施工侧记
我市举行迎春团拜会 陈小山温湛滨等市领导与老同志座谈
我市实施特色现代农业“六百工程”力争至二0二二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总量超三千亿元
滁州剑指扶贫工作不力 问责81人含4名厅级干部
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第6次全体成员会议召开
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持续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北湖区:鲁塘镇圆满完成育肥猪保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