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弟子与再传弟子轶事——杨乃寒与于善功的传奇人生


于善功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与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等国画大师齐名的国画名家潘天寿,在我们开封还有一个传人。笔者甚是惊讶,很想见到这位大师传人。
机缘巧合,一个冬日的下午,在金明池畔“得一轩”书画院,笔者见到了河南省书画学会常务副主席、河南省书画学会开封分会主席于善功,原来他的恩师就是潘天寿亲传弟子、著名画家——杨乃寒先生。
杨乃寒, 1916年出生在河南淇县,中央文史馆馆员、民革开封市委员会委员、开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
早慧的杨乃寒6岁时进的学堂,从启蒙之初就显现出绘画天赋。1933年,杨乃寒就读于开封东岳高级艺术师范(原址在如今学院门开封七中的位置),他开始废寝忘食地跟着老师学习绘画技巧。参天大树有其根,他的艺术之根扎在这所学校里,他也因此和开封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杨乃寒来到杭州西子湖畔著名的杭州美专求学。杭州美专的校长是主张中国传统画应该和西方绘画大融合的林风眠,教授是坚持国画应该遵循传统的画风、去芜存菁的潘天寿。这两位大师艺术上的争论由来已久,受益的则是杨乃寒和他的同学们。艺专的学风相对开放,潘天寿时常把画堂搬到西湖边,对着波光潋滟、美不胜收的西子湖,向他的弟子们讲述画论,在校园芳草如茵的草坪上展示画品和人品。潘天寿很看好杨乃寒,指着他的画作《贪看枫林晚,已迷路东西》断言:杨乃寒日后必定能成大器!
杨乃寒老先生一生佳作纷呈,画风自成一体,在风格上兼收并蓄。他画的山水起伏连绵、曲折婉转,线条如古藤缠绕萦回无止,非胸臆中藏有千山万壑所不能也;他画的牡丹高贵细腻、富有生机,令人一见难忘,非历尽贫寒不能造就;他画的花鸟仪态万方、呼之欲出。最能体现杨乃寒画风的还是梅花,一树红梅历经风霜磨砺,凌寒怒放,光彩照人,是万里冰封时节一曲生命的礼赞。
于善功书法作品
这些作品既有传统国画的韵味,又有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一经问世就受到瞩目。
晚年的杨乃寒老先生定居开封,由于年事已高,生活已有诸多不便,于善功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照顾老师,想方设法让老人生活舒心,精神愉悦。于善功在照顾老人的同时,利用空余时间悉心向老师求教。寒来暑往,老师孜孜不倦地教,于善功认认真真地学!于善功与杨乃寒老先生的师徒情缘也成为开封书画界的一段佳话。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来形容于善功先生是再贴切不过了!
于善功先生,现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心肺血管健康分会顾问委员会秘书长,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分院院长、河南省国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南省书画学会常务副主席,河南省书画学会开封分会主席。
于善功是一个传奇式人物。他创造了无数传奇的英雄事迹,一生三次救火,不顾生命危险,救人救物。在长江三峡指挥部的一场大火中,他冲进火海,抢救财产,身负重伤。当时心脏已停止跳动,现场救护人员已确认其死亡。他的英勇事迹震撼了现场的指战员及群众,部队领导下硬命令,一定要把英雄从死神手里夺过来,医护人员拼尽全力继续抢救,决不放弃!也许是他生命力的强大,也许是他的英勇事迹感动了上苍,天佑善人!他在心脏停止跳动了八分半钟之后,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竟奇迹般复活了!
他也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当时,在他之前,世界上有一个心脏停止七分钟救活过来的例子。而现代医学上,心脏停止跳动五分钟即认定死亡。
虽然他被抢救过来,但却成了植物人。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他奇迹般地苏醒了!苏醒之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康复训练,爬烂了几十双解放鞋,磨透了九套棉袄,爬坏了两台医院为其特制的康复器械,他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站起来之后,还没有扔掉双拐时,他就主动要求,放弃部队为其提供的优厚疗养条件,返回家乡,想为改变家乡的穷苦面貌出一点绵薄之力。返乡后,他成立了“杞县三界总公司”,先后办了面粉厂、加油站、饭店、预制构件厂、三个机砖轮窑厂、十六个机瓦厂、木工厂、缝纫厂等多家企业,为家乡的经济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看到家乡的教育落后,他又拿出资金兴办学校。先后办了一所小学、一所中学。他大力改革教学,高薪聘请各学科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教学成果斐然,远近闻名,各地学生慕名前来求学,生源高达几千人。于先生桃李满天下,办学期间无偿资助贫困学生61名,还收养烈士遗孤,把她们姊妹二人抚养长大,培养成才。后来于善功到开封市发展时,他把学校无偿地捐献给了家乡。
于善功自幼喜爱书法。八岁即师从当地秀才石洪范先生,苦练书法,具有坚实的唐楷基本功。然而,在三峡指挥部的那次救火中,因现场汽油燃烧的烟雾而严重中毒,落下左眼缺血性视网膜炎、双下肢运动障碍等后遗症,也因此被评为一等伤残军人。虽然他伤残视力微弱,但他凭感觉书写榜书,结体严谨,笔力雄健,多次举办书展,很多作品被军队、博物馆收藏。
2000年,他在开封金明池畔,筹建“得一轩”书画院,启功先生亲自为其题写牌匾。他偕同河南大学等高校艺术系的教授,为解放军、武警部队培训专职文化艺术人才,并自2004年以来,赠送部队官兵28600幅书画,为汶川、玉树地震捐献名家书画作品200幅。
于先生大名于善功,善功者,积善为德,功被千秋!名如其人!名至实归!“自强不息天增寿,厚德载物业成林”!于善功曾自撰的这幅对联,正是他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写照!
(梁士奇 高宏伟∕文)

宁波最大单村改造安置房项目结顶
扶沟县公安局开展反恐应急演练
省人大执法检查组来淄进行执法检查
东昌府区首个红色村史馆正式开馆 展现聊城革命老区斗争中的闪亮一页
新编越剧《游子吟》亮相国家大剧院平均5分钟一次鼓掌 催泪剧情引人泪目
潘天寿弟子与再传弟子轶事——杨乃寒与于善功的传奇人生
茅箭区2018年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开赛
南昌财政助力食品药品检测
路中央横躺2米长菜花蛇逮不逮?民警:逮了是犯法,蜀黍来放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商代表江门行暨商务合作对接会在江门举行!
父子俩环岛骑行 发现厦门别样美
含山县将升级城乡居保业务经办系统
杨雪峰先进事迹报告会走进渝中公安 激发警营奋进力量
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履职能力
德州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 陈勇在市监察委员会第一次干部大会讲话
海宁市交通运输局周密部署世界互联网大会维稳安保工作
新化县教育局开展项目资金清理“回头看”和“全面改薄”项目实施整治工作
射洪县召开“查问题、讲担当、提效能”作风整治行动动员大会
我市98名应征女青年过体检关
岁末年初 小心公交车上的贼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