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挂号 重庆将探索建统一“号源池”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李珩)4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现场工作会上获悉,从今年起,我市医疗机构将逐步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其中,将探索推进的全市预约诊疗服务统一“号源池”建设,将让挂号更方便,因而备受各方关注。
三级甲等医疗机构预约时段将精确到1小时
按照市卫计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0年,全市医疗机构将逐步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按照《方案》,我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三甲医院预约时段将精确到1小时。医联体牵头单位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
“预约挂号虽然方便,但现实情况是,预约一家医院的号要下载该院的app,如果预约另一家医院还得关注它的公众号。”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为此,我市将探索推进全市预约诊疗服务统一“号源池”建设,届时,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就能挂到重庆每家医院的号。
此外,到2020年,全市医联体将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还将设立医务社工岗位,协助开展医患沟通和提供诊疗、生活、法务等服务。三级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满足患者相关需求。
医疗机构将建立5项诊疗模式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我市各医疗机构还将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连续医疗服务、急诊急救服务、日间手术服务、护理药学延伸服务等5项诊疗模式。
前述负责人解释,所谓多学科诊疗模式,即针对恶性肿瘤、胸痛、创伤、孕产妇危急重症、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症等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针对大医院病床紧张的现状,我市部分三甲医院开展了日间手术服务。”该负责人说,这一服务还将扩大病种范围,到2020年,病种将达到70种以上,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区、县域内就诊将实现“一卡通”
按照《方案》要求,到2020年,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我市将实现区、县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同一就诊卡可以在区域内任一医疗机构就诊。同时,探索就诊卡的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此外,我市还将建设市、区县(自治县)两级急危重症救治中心。该中心将依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和专科医疗服务能力强的市级、区县级医疗机构,分别建立市、区县(自治县)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

古塔区编委办深入学习机构编制法规和条例
玄武区工商联:落实党建目标要突出三个关键词
“魅力银川 声优大赏”首站火热报名
临沂城区防汛全面拉开 42个重点低洼路段易积水
汉中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工作纪实
预约挂号 重庆将探索建统一“号源池”
我国将建海外旅游安全预警平台
金盛社区2018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火热进行中
宝清县组织收听收看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
稻草文化
33亿!栖霞区马群新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玉田县举办县直机关2018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筑梦“花间”
25日长春二道区部分地区将停水
曹妃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四个专项行动工作推进会
“流动博物馆”走进农村小学课堂
市质监局“双管齐下”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我市农业工作亮点纷呈
【领航新征程】全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推进会召开
贵州将推动大数据与旅游实体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