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冰:带着乡亲们好好干


本网讯 记者 郑子超报道
4月9日,在绥中县加碑岩乡王台村富国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发酵棚里,村党支部书记吴冰正和村民们一起忙活着为发酵成熟的木耳菌棒打孔。再过几天,这些菌棒就要挂到立体栽培大棚里出菌,开出增收致富的希望菌花。“我们村里平整土地稀少,资源很宝贵,所以我们就引进了这个挂袋立体栽培技术,土地利用率是摆地木耳的四倍,而且木耳上市要提前两个月左右,每个菌棒的产量也比正常摆地木耳多出一钱到两钱,几十万袋菌棒那增产就非常可观了。”吴冰说,“我要做的就是带着乡亲们好好干,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木耳,让村民们多赚钱。”
吴冰虽然29岁,但村民给他的评价却是“很老到”,有能力、有魅力、有眼光、有门路,敢干,能干还会干。2009年12月,吴冰应征入伍,在部队期间先后干过炊事员、通讯员、总务干事,还入士官学校深造,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过嘉奖。然而,在部队有大好前程的他却在2014年12月毅然退伍回乡创业。2015年12月,王台村换届选举,当时才26岁的吴冰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王台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山多地少,地理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是绥中县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接过担子,这个年轻小伙子肩上也是沉甸甸的——得给乡亲们找出路。几经考察,2016年7月16日,吴冰带着村民成立了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号召村干部、党员和先进村民代表投资入股,总投资200多万元,购进大量先进设备,引进木耳挂袋栽培技术,建成年生产规模100万袋菌棒的木耳生产基地,同时,还放远发展目光,引进了香菇、平菇、灵芝等菌类生产技术,消除发展项目单一化的局限性。
对于一个“90后”来说,能够沉下心来创业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更何况要带着465户、1450口人的希望往前奔。合作社成立,吴冰是最大的股东,为了筹集资金,他四处借钱、跑贷款,退伍安置费一分不留全部搭进了合作社,在锦州的婚房是从亲戚手里买的,如今房住着钱却欠着,他把购房款也挪到了合作社。吴冰没有辜负乡亲们的期望,木耳基地起步就是50亩、11栋大棚,2017年合作社挣得“第一桶金”143万元,分红14.3万元。建设及生产人工费用近100万元。如今木耳基地已经扩大到80亩,今年开春以来生产木耳菌棒60万袋,卖出菌棒36万元,支付村民人工费用30万元,预计到本月末,还能生产出价值约120万元的木耳。目前合作社入股人数已经增加到229户。
巧借绥中西部旅游开发之机,吴冰又独辟蹊径,依托山里如画般的自然景观优势,带头发展乡村旅游,筹资数百万元,打造绘画写生摄影基地,与十几所大学院校以及书画、摄影培训学校、工作室达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旅游度假村的“宿舍式山庄”和“餐饮食堂”的经营模式开创了新的旅游经营模式。2017年,山庄实现收入63万元,仅山庄用工就15万元。此外,他还发动村民开办了10个农家乐,实现经营收入15万元左右,带动当地山货、畜禽产品等特产收入3万多元,靠旅游,村民一年的收入达33万元。
一个书记带活了一个村,两个产业让乡亲们致了富,使全村120户220人脱了贫摘了帽。村民收入由2800元增加到3700多元。“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一次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下一步我还要把木耳产业做大,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带动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把木耳产业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对于村里未来的发展,吴冰信心满满。

东港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北方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惠民活动再现热潮
市重点局督查在建重点工程建设
戴春英参加市政协分组讨论
麒麟街道建南社区组织开展“爱粮节粮 健康生活”世界粮食日专题宣讲会
吴冰:带着乡亲们好好干
张华道:坚守深山三十余载 点亮孩子求学梦
陈冰冰在检查全市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应对工作时强调强化组织落实 凝聚救灾力量 保障群众生活生产安全
陈德良参加绥中代表团审议
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铁氧体永磁和软磁的高特性材料技术全国领先
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伍文超带队到英德市大湾镇开展农村土地整合和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评议调研
雨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窗口工作显成效
湖丰建成人口健康文化园
和县:电商振兴乡村提升民生工程提前完成
邯山区幸福扬帆启新程
日照市民公园最新进展!D区快开园了!
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平安磐安
从“绿色”湾里到“彩色”湾里
浦城8万多亩毛竹受灾 
东莞各项存款余额逾13346亿元!存款总量稳居全省第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