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产业发展中高端——井冈山经开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扫描


□左家兴、本报记者吴广城
又到一年金秋,又是收获时节。
时下,井冈山经开区金桂飘香。在江西益丰泰光电技术公司tft项目现场,高大的塔吊臂与不远处的厂房深情守望。这个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大块头已初见端倪:主厂房顺利封顶、生活区及辅助站房土建工程完工、110千伏变电站组建完成并送电、净化车间完成装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园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拉动下游终端产品制造商聚集,形成互补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引进和培育优质大项目,将带动产业链缺失环节的填平补齐,延伸拓展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真正打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产业群。”井冈山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正是该区加快动力转换接续、蓄积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
优质项目,带动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产业优,无疑是实现井冈山经开区跨越发展宏伟蓝图的坚实基础。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加快布局一批优质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是实现经济优化升级,更是井冈山经开区产业转型的主攻方向。
“劣汰”,着力集约集优。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小、散、乱、污等问题,井冈山经开区坚持铁腕整治,为产业升级腾挪空间、为城区面貌换出品质。一方面淘汰低端无效供给,严厉打击“地条钢”,全部淘汰或改造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强势推进违建整治、厂中厂清理等专项行动,关停整改了32家小散乱污企业。另一方面打造腾笼换鸟升级版,建立了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机制,有序推进低效闲置用地利用,引导产能过剩行业和“僵尸企业”用地退出,去年以来处置低效用地2300多亩,推动资源要素从低质低效向优质高效流动。
近年来,井冈山经开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中部地区创新发展新高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1+3”现代产业体系。2017年,传统产业占比下降近20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87%,传统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
科技创新,调整经济发展核心动力
井冈山经开区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发力技改,全力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调旧”,着力结构优化。针对传统产业粗放式生产、企业管理不规范、自动化水平不高、产品低端等问题,该区对症下药,分业施策,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加快智能化改造,发挥上海智能明匠与该区组建的智能技改基金作用,引导10家企业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木林森德国工业4.0示范项目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led智能示范行业标杆;瑞鹏飞向cnc智能数字机床、绿色铸造汽车模具领域发展,进入世界顶级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
加快绿色化发展,推进国家循环化改造、省级清洁化园区、企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绿色工厂等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铺排项目36个,已完工项目12个;22家企业通过清洁化生产审核;木林森、合力泰等2家企业达到国家级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绿色工厂标准,并积极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园区建设。
加快品牌化提升,引导企业打造优质品牌、高端品牌,(下转a4版)
(上接a1版)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溢价能力,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江西著名商标、江西名牌产品等百余件,航盛电子荣获省长质量提名奖。全区还拥有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5户、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30户。
培育新能,焕发实体经济动力源泉
实体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技术创新的承担者。
“育新”,着力动能转换。该区通过新技术、新产业的嫁接和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打破低端锁定,焕发实体经济新的生机。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该区出台《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核心技术。导入院士等高端资源,邀请了中科院刘明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厦门大学校长张荣等院士专家前来把脉助力,聘请了中科院黄维院士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顾问。全区6家企业获得省“重创”项目支持,动能转换初见成效。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按照“一平台两院五中心”布局,大力创建国家机械电子进出口产品区域性检测检验平台;成立了全省首个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构建了led照明、平面显示、生物识别、微电子技术和通讯传输五大创新中心。获批院士工作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所,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0个,高新技术企业73家。万人发明拥有量达19.66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
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瞄准led、智能硬件、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依托存量产业对标对点招商,去年以来,全区实施产业链补链和价值链高端重点项目40个、总投资480亿元,尤其是今年5月29日,全市两个百亿项目——木林森半导体项目开工暨益丰泰tft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活动在井冈山经开区举行,进一步触发了该区动能加速转换的新引擎,提升了该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影响力和竞争力。
挖掘潜能,涌现新业态新模式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对于井冈山经开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通过完善区域政策,调整区域结构,充分挖掘区域潜力,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防止同质竞争,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才能为经济发展释放更为长久、持久的动力。
“增效”,着力环境提升。大力营造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软硬环境,激发和释放产业活力。优化空间布局,全力推进“一区四园”改革,整合吉州工业园区、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和富滩工业园,通过园区力量大整合,实现体制机制大变革、空间布局再优化、产业发展上能级。
加大政策扶持,在落实吉安市《关于推进首位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基础上,出台了《促进“1+3”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该区建立了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1.5亿元的tmt创业投资产业引导资金、2亿元的智能制造及技术改造扶持资金,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一系列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持续发酵,极大促进了“1+3”新产业新业态的加快成长,成为井冈山经开区制造业“弯道取直”的新动能。
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接续,井冈山经开区正以更坚实、更自信的姿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在建设全区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结构更优、转型更实的新步伐。

汤原县领导检查指导防汛抢险和抗灾自救工作
长泰县部署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工作
镇巴实施“指导员”制度推进警示教育活动
我市多措并举全力推进秸秆污染专项治理
东方山水库险情正在稳步控制
迈向产业发展中高端——井冈山经开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作扫描
让书香飘满校园 让书香浸润家庭 “围炉夜话读好书”寒假读书活动启动
扎堆儿领月饼 星巴克预约系统崩溃
福州长门特大桥预计6月上旬合龙
郸城:罗文阁下乡慰问困难党员和驻村第一书记
上门陪伴老人爱心驿站值班 黄金周志愿者为爱不放假
“带、联、法”三字诀稳步拆除白龙湖钓鱼平台违建帐篷
为民守护平安梦——吉州区平安创建工作剪影
我办赴秀洲、桐乡调研重点产业链工作
市重点工程局召开“讲严立”专题 民主生活会
102万盆鲜花妆点全城 海口红旗飘飘喜迎国庆
南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促农增收
随县工商局开展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
举报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有奖
滦县城管执法局 迎“双节” 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