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今年以来,蛟河市通过名师名校工程建设,激发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通过走具有蛟河特色的“名师强校、特色强校、名校强教”发展道路,形成“名师聚集、名校聚集、优生聚集”格局,实现蛟河教育高地建设目标。
(一)搭建平台,大力推进名师建设。
1.建立名师梯级成长机制。蛟河市研究制定教师培养规划,实施模范教师、楷模教师、功勋教师建设工程评选,建立名师培养人才储备库,实现校级、市本级、吉林市级、吉林省级综合性荣誉和单项特色、示范称号等按梯级发展。到2019年末,全市95%以上的专任教师达到“达标课”以上水平,能够胜任教学工作;50%的专任教师达到“优质课”水平,成为校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0%的专任教师达到“示范课”水平,成为市本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同时,在“示范课任课教师”认定的基础上,三年内培养县域中小学教坛名师100名。
2.成立名师工作室。蛟河市以学科为主,以打造的高中、初中、小学三个类别的名校为龙头,先行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9个蛟河市级名师工作室,辐射建立基层学校对应的优质学科,在基层学校下设18个子工作室。
3.引进专业人才。蛟河市针对各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对部分薄弱学科引进域外优秀教师。实施系统提升学科专业队伍建设计划,在重点高中、进修学校设立专门工作室,量化工作目标,把好教研员入口关,选名优教师,落实教研员严进宽出制度,进一步打造蛟河教师进修学校。同时,建议畅通清理不合格高级教师渠道,严格落实教师“传帮带”长效机制,使名优骨干教师形成团队效应。
(二)示范引领,大力推进名校建设。
1.文化引领,特色发展。对全市学校校园文化进行梳理、提炼和提升,以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高品质发展,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对在学校管理、质量评价、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以及教学、德育、素质教育等方面成功创建的各级各类示范校(特色校),给予表彰奖励和推广宣传。
2.质量为先,创新发展。蛟河市引导各校对课程体系进行校本化建构,使学校课程更加多元化,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对学校课堂进行转型重构,聚焦课堂研究,充分激发和释放课堂活力,全面提升课堂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创造,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化教改攻坚,实现质量提升。
3.重点突破,品牌发展。蛟河市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发力,逐步建立一批领军型名校、特色型名校、成长型名校,力争三年内分类打造5所名校。同时,探索引进一批在省市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通过社会办学、联合办学等方式提升全市整体办学水平。
(三)主动作为,大力助推名师名校建设。
1.组织领导到位。蛟河市成立名师名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指导名师名校建设工作;成立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教学条件建设、财务审计等8个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名师名校建设工作;成立名师名校建设工作办公室,负责名校建设综合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管理格局,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规范管理到位。蛟河市研究制定名师名校评选、考核、退出等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体制。制定引进名优教师的办法和待遇标准,明确名师名校的激励奖励办法,以及名校建设项目编制、管理审批、验收评价等指标体系,最大程度激发名师名校建设与管理活力。
3.资源共享到位。蛟河市建立名师名校资源共享管理制度,提高名师名校建设工程的整体效益和辐射效应。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选择各名校作为龙头学校,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为成员学校,采取学科结对、教师结对、送教下乡、教学论坛等形式,切实把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实现全市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咸宁市发改委针对低温天气强化天然气保供工作
国际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4月18日将在创新智慧港举行
做好本职工作 履行代表职责 ——访区人大代表、东关街道办事处党政办主任戚红
自觉接受监督 全力配合支持纪检组开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与市纪委派驻纪检组进行工作对接
三伏天本周结束 福州持续几天的高温有望暂时消退
蛟河市探索名师名校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冷水滩区食药监局:首家米酒生产小作坊获得“身份证”
行李箱被陌生乘客拿走,幸得广州的哥追踪找回
“温比亚”带来的降水上周下完了本周雨水较为吝啬 周平均气温比往年略高
半月镇丨返乡农民工参保热情高
[九台区]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
开学第一天,志愿伴青春而行
俺们不懂长寿之道 只知道行善才心安
关爱困境儿童暑期公益夏令营举行
服务中心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幸福首城
泌尿外科成功完成肾上腺巨大肿瘤切除术
新技术治水环保又安全
【公积金】离职后公积金需封存半年才可转移或提取
慈利县自来水公司: 严把供水质量 保障正常供水
可个性化定制的校内午餐才真的“对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