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着邻居吃了保健品效果不错,自己也跟风买来吃;天气一有变化,周身开始不适,就想着通过吃保健品来“治疗”;每天吃保健品,比一日三餐还“上心”……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对于保健品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可是,保健品真的是万能的吗?答案为“否”!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食用范围适用于特定人群,并非人人均可。而且,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更没有治疗功效!重阳节来临之际,节日效应使然,必定会有诸多保健品推销人员使出浑身解数让老年人购买,在此,消协人员提醒:千万别瞎买。
保健品不治病
今年76岁的潘大爷患有多年的糖尿病,日常需要打胰岛素控制血糖,长期打针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不便,更令他身心煎熬,能治好此病成了他的一个愿望。一次偶然,潘大爷听一堂养生课,买回了几大盒“降糖神药”,据“坐诊专家”说,服用三个月,血糖可以降至正常值。对此,他深信不疑,虔诚服用,甚至停打了胰岛素。可谁知道,服用这种保健品后没多长时间,血糖不降反升,险些酿下大祸,危及生命,他为此付出住院治疗一个月的惨痛代价。
吃保健品能治病,这是许多老年人的错误观念。消协人员介绍,保健品本身是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可现实生活中,部分无良厂家会以虚假宣传为诱铒,令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适当吃点保健品,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将保健品当成药吃,则大错特错!如果生了病,去医院就诊才是正确方法,一味相信保健品能治病会害了自己。
别拿它当饭吃
吴奶奶今年80岁了,生活十分检朴,一日三餐简之又简,消费时也是省之又省,对自己“够狠”,买菜买水果等,能买最便宜的绝对不多花一分钱。可是,对于保健养生,她却异常重视,不惜花大价钱买回来成堆成堆的保健品,服用起来比吃饭还“上心”:一会儿吃个补充维生素的保健品,一会儿又吃个钙片补补钙……保健品已“填满”了她的生活。有时,子女们对此提出善意提醒,告诉她保健品不能当饭吃时,吴奶奶则会反驳:“保健品咋就不能当饭吃?吃了多种维生素,就可以少吃蔬菜、水果;吃了高钙片,就可以不用喝牛奶、豆浆,况且保健品吃起来还方便的很。”
“这些想法其实挺荒唐的,可不少老年人就是这样想的。”消协人员说,众所周知,人体需要各种营养成分,其主要来源是从日常饮食中获取。任何营养品都不可能代替日常食物,为我们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科学饮食,合理搭配,身体才能健康。有些老年人过分依赖保健品,每天服用多达十几种,结果导致不好好吃饭,还有出现低血压晕厥的,也见过补钙补得太多,出现肾结石的。由此可见,保健品并非“多多益善”,服用有度显得尤为重要。
想买先问医生
生活好了,注重品质也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共识,吃些保健品调节一下机体功能,提高一下身体素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对于保健品的认知,老年人却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撇开医生胡乱买来吃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
市民侯大爷退休多年,为了打发时间,社会上一有保健养生的讲座,他就会去听一听,结果,往家里买回不少保健品,有降血脂的,有提高免疫力的,其中,不乏含有“高科技”成分。他认为,这些保健品既然价格不菲,自然功效也到位。比如,他买的一款进口保健品,当时推销人员介绍,不仅可以治疗中风、高血压,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老年痴呆等,但产品说明书上有一句“并未被fda批准”,后经咨询医生得知,意思是说没有经过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
医生告诉他,大多数老年人买保健品时有从众心理,不管自身情况如何,每天吃一大堆的保健品,结果可能吃出一身病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医生指导下,搞清楚自己的身体里缺什么,需要补什么,怎么补才对。服用保健品也要因人而异,还要因病、因时、因地而异,如果盲目滋补,有害无益。比如,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者,实际上是不宜服用鹿茸类补品的,否则,会导致头晕、尿血等不良症状。
畅通党群"连心桥"——高坑镇实现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加强部门沟通,进一步提高投资统计工作水平
淮北市4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获批立项
何玲飞:“小巷总理”乐做“红娘”
无锡市气象台2017年12月28日11时发布的午间天气预报
保健品不是万能的更没有治疗功效
【点播】男女相约朱家尖东沙自杀 旅游警察搜寻4小时救回
温州—南充—乌鲁木齐将于2月1日开通航线
加强农经体系建设 助推“三农”新发展
户籍女警变身枪械教官 《红海行动》中的一幕竟在杭州发生了!
创全国健康促进区西区通过省级验收
镇安着力落实“三个助力”
谈心谈话送温暖 关心关爱用真情
一个无物业老旧小区的“管家人”
天府新区 山水格局彰显生态价值
切实履职尽责 落实防控责任
小小葫芦也有万千世界 快来嘉年华看九龙坡非遗
不吃早饭、喜欢吃油腻重口的食物 这位阿姨的胆囊生出了1300多颗“黑珍珠”
青城400余辆新能源车有了绿色“户口”
丰都三元镇:红心柚管理培训助力柚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