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民公交”到“全民公交” 苏州稳步创建“公交都市”

  
   2013年11月,经省交通运输厅推荐、交通运输部批准,苏州成为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五年来,苏州结合城市空间特点,以规划先导、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统筹发展为原则,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交通发展模式,推动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城乡一体、高效快捷、安全优质、群众满意的公共交通体系,使城市公共交通从“平民公交”提升为“全民公交”。
  □苏报记者徐蕴海
  构建多层公共交通体系慢行深游保护古城风貌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区是苏州市区的核心所在,也是游客众多、居民密集的区域,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区的历史风貌,满足人群的出行需求,苏州交通运输部门采取公共交通适应型发展模式,科学调整公共交通的服务和设施,以适应已有路网和格局。
  为推动古城交通畅通,苏州积极开展古城区公交专用道及路口优先设施的建设,实现道路资源的优化利用;根据古城区道路交通现状,试点实施并逐步推广单向交通组织措施;差异化停车管理模式的试点,逐步引导市民改变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多层级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在古城区构建起来。“轨道+社区巴士”是古城区的主要出行模式,目前,以轨道为核心,社区巴士串联社区、商圈、医院、学校与轨道站点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已逐渐成型。
  人力客运三轮车则为古城区增添了特色旅游交通模式,深受游客欢迎。随着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建成,骑车游小巷也成为苏州古城区慢行深游的一大亮点。而116个具有古典园林式亭廊结构的公交候车亭,已然成为古城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区的生态环境,苏州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预计到2018年底,古城区将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市公交公司介绍,他们购买的新能源车辆中,有200辆是8米以下的小车型,这些车辆全部投放在社区巴士公交线路上,能较好地适应古城区小街小巷多、社区居民出行周转快的特点。
  tod模式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
  城轨快线满足长距离快速出行
  与古城区偏重保护不同,在苏州新兴城区,公共交通起到了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等交通主干线、布局轨道站点等,吸引人群和城市发展新项目沿公共交通走廊集聚,形成tod即公共交通引导型发展模式。
  目前,苏州正以高铁新城、太湖新城建设为抓手,建设tod示范新城,以交通为导向,打造集商贸、科研、居住、办公、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商务中心。近年来,在苏州新兴城区,由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村公交构成的城乡公交三级网络架构体系不断完善,已率先在全省实现镇村公交开通率100%,并持续保持5a级最高评级。
  为更好地沟通城市各个功能片区,打造公共交通快速出行网络,五年来,苏州相继开通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及延伸线、4号线及支线,并依托城市快速路开行8条公交快线,以满足市民长距离、跨组团快速出行。新兴片区内部的公共交通网络也不断优化补缺:高新区开出省内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工业园区今年8月下旬起开行新惠巴士,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为缓解城市日趋紧张的交通拥堵压力,苏州正在大力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同时积极推进p+r 停车场建设,搭建新兴城区换乘系统。
  国际视野助推智能化精细服务提升附加值
  苏州是全球环境基金“缓解大城市拥堵、减少碳排放”世行项目3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经交通运输部推荐,与世界资源研究所签署“共同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合作备忘录”的4个城市之一。借助国际化的视野,苏州公交都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在与世行的合作中,苏州负责的项目共有19个,项目资金总投入4605万美元,具体包括苏州市出行服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苏州2条快速公交线位规划设计、苏州市公共交通车载设备供货与安装、清洁能源公交车的推广使用、市区常规公交接驳轨道交通研究等项目。
  通过世行项目的开展,苏州公交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公交运营的可靠度;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得以不断完善,让市民出行更加方便;轨交与常规公交换乘接驳更科学,公共交通网络出行更快捷;大量清洁能源公交车的应用,则让苏州天更蓝、水更美。
  在创建过程中,遵循交通运输部建设要求,苏州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成了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和公交集中调度中心。随着智能交通的建设进程,苏州目前已形成路网级、区域级、道路级和路段级四级交通指数,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公交出行线路优化等提供了大数据支撑。市民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手段的引进和运用,则为市民公交出行提供了方便。
  在不断优化交通设施、线网布局的同时,苏州还广泛开展公交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多等几秒钟,多等一个客”“关爱老年人、礼让斑马线”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苏州公交服务的“附加值”。在近年来持续开展的“行感苏城”评选表彰活动中,苏州涌现了一批公交服务标兵,激发了从业者持续提升技能、创新服务措施的热情,引领了公交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通过完善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补偿补贴机制,保障了政府对公交行业的财政投入;省内首个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的成立,建立起公众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一系列的举措,为苏州营造了公交发展的优良环境。苏州交通运输部门表示,下一步还将紧抓公交都市建设发展契机,贯彻科技引领理念,深化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打造具有苏州特色的国际一流“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相关链接】
  “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交通战略,强调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功能、空间布局默契协调、共存共促,是一种综合效率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好的城市发展模式。
  苏州在创建公交都市的历程中,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千年古城,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出行方式,深化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通过构建多元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努力实现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本版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

泉州食企 抱团出境参展
致敬,高温下挥汗如雨的你
金安区开展餐饮业油烟专项整治
抓实“七个一”树文明乡风
助力企业谋发展,南平市人防办持续开展“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活动
从“平民公交”到“全民公交” 苏州稳步创建“公交都市”
略阳迅速传达学习总书记的亲切问候 广大干群倍感振奋,表示一定把家园建设得更美丽
第五届冰城最美人物候选人网上投票启动
新年首场降雪催热市场“冷经济”
第二届省级协调领导小组暨四市联席会议对接会召开
牵手彝族同胞 小康路上圆梦
东城6家企业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
新昌航空产业“引擎轰鸣”
衡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轮胎定点修补及更换服务采购项目
2018年宜宾市“质量月”主题活动启动
让暴力远离校园11个部门联手防治校园欺凌
“蓝天碧水,美丽镇江”主题边会召开
市就业局开展“廉政党课”教育专题活动
湛江市交通运输局窗口新增3项行政许可事项业务办理
市审计局驻村工作队主动作为促进民生项目加快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