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永久场馆赛后可转换为冰雪运动中心


原标题:赛时场馆赛后冰雪运动场所 “冰丝带”可做“冰上迪士尼”
冬奥会永久场馆都可无缝转化    
提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总是北京市民最先想起的地儿。四年后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又将为市民留下怎样宝贵的奥运遗产呢?
“将可持续性纳入奥运会的各个方面”,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中的重要主题。记者昨天(12日)从北京冬奥组委了解到,为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此次冬奥会的所有永久性场馆从选址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每个场馆赛后都可转换为供市民休闲文化需要的冰雪运动中心。
北五环的林萃路上,紧挨着奥森公园西门,围挡包围的施工场地内,一根根钢筋、脚手架巍然立于地上,头戴安全帽的施工工人穿行在脚手架间,争分夺秒地干着。
十年前,这里是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而现在,承担着2022年冬奥会大道速滑项目比赛和训练任务的国家速滑馆,即市民们昵称的“冰丝带”,正在原址上拔地而起。
“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国家速滑馆,不仅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还有着1.2万平方米的亚洲最大冰面。”国家速滑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武晓南指着身后的工地说起,早于选址和设计阶段,可持续发展就是贯彻始终的主题,独特的全冰面设计也是为了赛后方便市民开展冰上运动。
记者从示意图上看到,1.2万平方米的冰面可以实现分单元控制。最外圈是400米的国际标准速滑赛道,供赛时比赛使用;赛道围合的中心,是南北两块标准冰场,可进行花样滑冰、冰球等其他运动;标准冰场中间供运动员入场的升降台也可以随时“隐藏”,从而合二为一组成一个超大冰场。
不仅仅是冰面,场馆内的其他设施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双向转换。比如,赛时供运动员使用的训练区,赛后能变为供冰雪爱好者使用的培训区;赛时供媒体使用的新闻发布厅,赛后可变为多媒体教室;赛时的售卖区,赛后也能成为面向普通市民的体育装备、餐饮等的售卖区。
“未来的体育场馆,不是一个要买票看比赛才能去的地方,而是一个综合服务体。”武晓南介绍,国家速滑馆将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于一体的多功能冰上运动中心,就像一个“冰上迪士尼”。
按照计划,国家速滑馆本月底将完成地下结构,9月完成主体结构真正“拔地而起”,12月开始“编织天幕”,2019年6月完成幕墙建设,2019年10月完成制冰工程。

石家庄市财政局关于2018年度财政票据审验工作公告
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回暖”
宣城下辖6个县市空间规划全部通过省级专家评议
感受爱 播撒爱护理院来了一群“特殊”志愿者
银川市大气污染防治推进会再部署工作
冬奥会永久场馆赛后可转换为冰雪运动中心
禅城未来三年启动27个城市形态提升项目,发力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
“神秘组织”再过两天要在这里聚集了 学校门口的小文具店神奇在哪里?
青川县“三抓”工作法提升项目投资服务环境
黄龙庙小学举行中秋节安全教育活动
乐陵郑店镇:收集扶贫工作意见确保脱贫求真务实
惊叹成都发展速度 他将事业和生活从英国搬到这里
市政协五届七次常委会议召开
月湖区积极推进 “双安双创”工作
公安九员志愿者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
《全市政法机关精准护航二十条》正式印发
两件雕刻作品捧回“百花杯”铜奖
承德召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成都市各级各部门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
匠心网络 智"惠"烟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