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清和带病筹资8万多修出致富路

15年前突患白血病 众人帮扶得以救治
向清和(左)和村民一起检查叁叶路 本人供图
  阅读提示
  7月24日早上6时,秭归县归州镇向家湾村村民乔云娣,沿着4米多宽的叁叶路走上山给柑橘树抹嫩芽。她感慨地说:“要不是向清和带病坚持筹资修路,我们至今还走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
  53岁的向清和是向家湾村三组组长,15年前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在村委会和亲友的帮助下得以救治。为了回报大家的帮助,他筹资86000元,负责修建一条1.2公里的“叁叶路”,解决了43户柑农62亩柑橘的生产和销售难题。
  事业有成
  突遭厄运患上白血病
  1987年,高中毕业的向清和成为一名乡村教师,然后又自学考上大专,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高材生。1990年,25岁的向清和被选为村会计和团支部书记,不久他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年,向清和辞去村委会会计一职,做起了柑橘生意,成为最早一批做柑橘生意的年轻人。每天走街串巷,深入秭归归州镇每一片柑橘园寻找优质果源,跟各地的柑橘商贩打交道,向清和渐渐成为行家里手,又率先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向清和一家人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正月初九,37岁的向清和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听到医生诊断结果,他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正是奋斗的年纪,命运却和我开了这么大一个玩笑!”向清和感到绝望和无助。
  重振信心
  在亲友帮助下战病魔
  得知患上白血病后,向清和意志消沉,仿佛整个世界塌了一般。“面对兄弟姐妹心疼的眼神,看着妻子担忧的身影和刚上小学的可爱儿子,身为家里的顶梁柱,我身上还肩负着很多的担子。”向清和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向命运低头。
  向清和开始接受治疗,用不起最好的药,就注射干扰素,他的精神状态渐渐好了起来,还时常鼓励同病房的病友开心接受治疗,说不定病魔自己觉得无聊就走了。
  向清和患病住院之初就花了17000元,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出院后还要持续注射干扰素,一针58元只能用两天,很快家里的积蓄就用光了。为了挣钱治病、供儿子读书,妻子也外出打工,将孩子寄宿在学校,向清和则独自在家照顾自己。住不起院,就把药买回来自己注射。
  看着向清和一家十分辛苦,亲友和村民们纷纷接济他们,村“两委”也将他们一家纳入贫困户进行帮扶。在大家的帮助下,向清和积极配合治疗,病情也逐步趋于稳定。
  热心公益
  积极筹资帮村民修路
  虽然家庭经济困难,又身患重病,但向清和却一心想回报社会和村民。
  向家湾村牛涡塘堡路段道路崎岖难行,柑农们每次上山施肥、治理病虫害十分困难,还要将采摘的柑橘从山上背到山脚下,再背到村委会才能销售,大伙儿都盼望修一条道路通往山上。
  向清和觉得回报村民的机会到了,便开始设计路线图筹措资金修路,以解决山上43户柑农62亩柑橘生产和采摘销售难题。2018年3月31日,向清和筹到资金86000元,并与43户柑农签订修路协议。5月4日,一条1.2公里长、4.5米宽的“叁叶路”建成。
  为了修这条便民路,向清和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早上6点半起床,与施工师傅沟通修路方案,监督施工进程,直到晚上8点才回家休息。10天时间向清和就瘦了11斤,邻居李继龙劝他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向清和却说:“只要大伙不再艰辛地背柑橘下山,哪怕我辛苦一点儿也值得。”
  “命运让我多活了这么多年,我就想尽自己的努力多为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谈到未来,向清和指着对面关山岭和大燕湾说,他还想在那里修一条路,造福更多的村民。(记者 罗娜 通讯员 谭三菊 刘珍)

湘潭智慧城管平台及时解民忧
临沂费县乡村举办广场文化节 13名好婆媳受表彰
非遗剪纸项目进校园 17名小学生荣获一、二等奖
新学期 新气象
我市第十届中职学校学生、教工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顺利落幕
向清和带病筹资8万多修出致富路
贵港电网负荷新年伊始三创新高
利州区“一精两全”全速整改环保反馈问题
党的十九大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议
金融“活水”滋养海参行业
刘正仁调度云溪区生猪退养工作
徐水区行政审批局 加速审批制度改革进程 落实“双创双服”大会精神
临沂市领导督导河东区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
身高只有一米五——她却是邻里乡亲眼中的“女强人”
贵阳市委群工委举办“三变”改革专题培训会
中国地市报业论剑太行山:报业+旅游融合全国媒体看石家庄活动同步举行
固镇县市场监管局积极做好秋季农资市场投诉工作
推动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在孝感落地见效
丹凤纪委为追赶超越保驾护航
宿城区金融四举措助力企业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