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50年的“毕业照”


50年,这是一个人大半辈子的时间。十六七岁的青葱少年,一转眼,都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跨越了半个世纪,但彼此间那份感情一直都存在,这便是我们的“同学情”。
    昔日同窗再聚首
    拍下迟到“毕业照”
    每年毕业季,不少毕业生都会留下难忘的毕业照,记录青春。然而,对于68届的萧中103班的学子来说,他们心里始终有一个埋藏已久的遗憾,那就是没有拍过毕业照。
    “每次看到别人的毕业照,总是会心生羡慕。所以就想着把我们68届(103)班的同学聚齐起来,弥补下当年的遗憾,也当是为母校送上一份贺礼。”曾经的老班长黄祝珍这样说道。
    要找到50年前的同学,谈何容易!六十有五的李凌峰拿着一本翻烂了的通讯录感慨地说,他们四处打听,用了将近大半年的时间才联系到大部分同学,班里原54名同学,如今8人已经去世。
    听说要开同学会,补拍毕业照,这批见证萧中历史的老校友激动万分,有特地从江苏等外省市赶过来的,也有拄着拐杖前来的。4月15日,他们在萧山宾馆再聚首。面对50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很多人忍不住相拥而泣。岁月无情,改变得了每个人的容貌,却改变不了那一段段深刻、真挚的同学情。
    “印象中,他们还是戴着红领巾的少男少女,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今日一见,居然头发都花白了。50年啊,真的很高兴有生之年还能再次看到这些孩子。”78岁的班主任杨树昌老师颤抖着声音说。想着能和50年前的学生一起拍这张毕业照,他激动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
    “咔嚓”一声,时光仿佛回到了50年前。从1968年到2018年,这张迟到了50年的照片上此时被定格在眼前,相片中的他们努力挺直腰板,露出温馨和蔼的笑容,让人联想起青葱芳华,情深依旧。
    风雨兼程五十载
    一生难忘母校恩
    随着文革的到来,那个特殊年代 “读书无用论”“知识分子臭老九”等论调甚嚣尘上,当时的萧山中学教学工作有一阵陷于瘫痪状态,一些教师也被监督劳动成为改造对象;66届、67届、68届初中、高中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分配到农村“插队落户”。
    “我们这一代有过不一般的经历,一路来似乎都特别不容易。初中只读了一年,大家就无奈辍学,各奔东西了。但依然要感谢母校的教诲,为我们走上社会打下了如此扎实的基础,虽然没能学习到更多文化知识,但我们打下的是比文化知识更有价值、更加受用的精神基础。”这次同学会的牵头人李凌峰的话,说出了全体老校友的心声,他们深为自己是萧中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50年前的萧中还是在现在的市心广场附近,校舍很简陋,但大家读书的热情都很高。现在的萧中学子真的很幸福,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高精尖的实验设施、标准化的体育场馆、丰富的图书馆藏,为他们动手实践、放飞梦想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次五十周年同学会组织者之一的冯建华说,如果有机会,他们好想能再去现在的萧中教室再坐坐,感受一下。
    临别前,老校友们相互约定,以后每年都要聚一次,回母校看看。

柳东新区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展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密度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产业创新联盟在穗筹备启动
临沂市红十字养老服务培训基地成立 打造特色品牌
突破多个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玄武区工商联分类指导“四好”商会创建工作
迟到50年的“毕业照”
我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400多名中小学生“玩转”机器人
中山区高度重视 “新时代辽宁精神”社会宣传工作
记者手记|靳尚谊:用画笔为中国人造像
00后的高考观:“一考”还能定终身吗?
我市公示2018年拟认定市级创业典型
住建部首期《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宣贯会在昆举行
新都塑业开足马力确保“开门红”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参加法院庭审观摩活动强化行政执法意识
黎族风情美如虹 竹竿铿锵动地来
商丘市直机关“河南塞罕坝”精神专题学习报告会举行
资中县实施梯次推进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洛宁县讲理村:种植构树蹚富路
托县人民政府党组召开(2018)第五次会议
忠兴小学:2018绵阳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获佳绩